2017年网箱水蛭养殖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7年网箱水蛭养殖


【篇一:2017年网箱水蛭养殖】
安徽省亳州市是全国最大的药材集散地,药材已成为亳州市的主要经济支柱,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药材第一市。水蛭从古至今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同时也是亳州药材大市场的重要药材之一。多年来,亳州药材大市场的水蛭主要来源于渔民的天然捕捞。但近几年,随着水蛭天然捕捞量大幅减少与市场需求量增加,人工养殖水蛭规模逐年扩大。水蛭养殖是现代水产行业的新生事物,作为中国药都的亳州市水蛭养殖和市场销售前景更为广阔。
如果是卖活体水蛭,每斤可以卖到70多元,但是用细铁丝串起来,在大太阳下晒两天以后,每斤就可以卖到500多元,浙江的商贩们都抢着收购。为啥如此大的反差?原来,晒干的水蛭可以入药,对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颇有良效。
2010年开始,安徽省亳州市水蛭养殖面积逐年增加,截至201612月,全市3个县1个区水蛭养殖面积达14公顷,其中池塘仿生态养殖面积7.3公顷,半人工网箱(在池塘中设置固定网箱养殖面5.3公顷,利用浮式网箱在河沟中养殖水蛭面积1.3公顷,浮式网240箱。2016年,全市水蛭总产量达85(鲜重,其中养殖量19吨,捕捞量66吨。水蛭多少钱一斤?
水蛭不但药用价格很高,而且应用范围广泛,市场货源供应也非常紧张,其价格行情呈逐年上涨趋势,目前水蛭清水货的加工为600650元一斤,盐水货水蛭大约450500元左右一斤,矾水货水蛭的市场价格大约为430450元一斤,同时,水蛭后期市场价格预计仍会坚挺。
水蛭的历史价格
目前水蛭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野生水蛭资源逐年枯竭、各地库存供应乏力、供需缺口高达50%以上,这些因素是导致水蛭价格连年大涨的主要原因。一项对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调查显示,从2000年起,水蛭价格连年大涨,由2002年的150元升至2003160元、2004年的170元、2005年的180元、2006年的190元、2007年的200元、2008年的230元。20092011年,水蛭价格连续暴涨,2009年涨至380元,2010年再暴涨至740元,2011年已暴涨至800820元。

水蛭养殖技术
设防逃网为防止水蛭逃跑,引种后不得直接将水蛭投放到池塘里。在池塘内侧设置水蛭防逃网,高度在80厘米以上。在池塘周边选择一块阴凉潮湿的地方,将水蛭放到里面,让其自行爬进池塘。
大量放养水生植物因水蛭怕阳光直射,应放养水葫芦和浮萍,既可作为田螺饲料,又可遮光,有助于水蛭在上面产卵。
供给充足饲料每公顷水面应投入约750公斤田螺。此外,每周为水蛭投放不含盐的畜禽血块1次,放置时间不超过两天。将血块放在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水蛭嗅到味后便可爬上采食。
繁殖期注意观察水位水蛭在覆盖物下的泥土中繁殖,繁殖期内,若水漫过土床约7天,水蛭卵就会因缺氧而死,应注意察看。
及时捕获一般在10月捕获。打捞出来的水蛭按大、中、小规格分开,中等的应马上加工成干品后出售;小的另外放在一个池中继续养殖。养殖模式
半人工网箱池塘养殖利用荒田开挖或地势低洼的老池塘、鱼荡进行网箱养殖,这种养殖方式采捕方便,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养殖方式,亳州市采用这种养殖模式面积达5.3公顷。网箱长度不限,宽3~5米,高1.5米以上,水深保持80厘米以上,每平方米水面养殖约120条。
仿生态泥池养殖利用废旧池塘、低洼荒地挖养殖池(沟)宽2~3米、深1~1.5米,长度不限。东西走向,池(沟)之间留走道(1~2米宽)。对老池塘、鱼荡进行修整后养殖,做好防逃设备即可。池内水深保持50厘米~100厘米,每平方米水面养殖100条,约养75万条/公顷。该方法低投入、高产出,适宜大规模养殖,是目前最理想的养殖方式,亳州市采用这种养殖模式面积达7.3公顷。
河沟网箱养殖河沟网箱养殖水蛭生长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大网箱养殖的水蛭生长速度比小网箱快,在风浪的作用下,养殖网箱溶氧量提高是水蛭生长快的主因。水蛭网箱要选用聚乙烯片,纱网细密、抗腐蚀、耐老化,不但抗拉强度好,而且利于水的流通。目前,亳州市河沟网箱养殖水蛭面积达1.3公顷。水蛭
供求情况目前市场上的水蛭以野生为主,人工养殖家养的较少,受大量捕捞和水资源污染双重因素的影响,野生水蛭资源逐年萎缩。近年,由于水蛭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疗效,并应用于治

疗血栓病、血管病、青光眼、瘀血不通等疾病,需求量越来越大,供不应求的局面持续存在。
养殖情况在野生水蛭资源不丰和高价刺激下,人工养殖登上舞台。但由于目前没有完整的人工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加上捕捞人工成本和较高的成本投入,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其次,水蛭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养殖两年以上才能性成熟开始产卵。再次,近年来,水蛭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污染严重,大部分人不愿意养殖,种种原因导致市场上人工养殖的水蛭极少,无法及时解决供需矛盾。只有通过人工养殖才能缓解目前水蛭紧缺的状况。制约水蛭发展的因素
引种的品种问题虽然水蛭品种很多,但人工可养殖的水蛭品种是金线蛭,它是宽体金线蛭、光润金线蛭和尖细金线蛭的统称,最适宜人工养殖的只有宽体金线蛭,其他品种效益并不太好,因而在引种时要加以鉴别。
引种的效益问题由于价格攀升,水蛭成了低价高效的养殖项目,但也并不是效益都非常好。通常可见到一些销售苗种的单位和个人用养殖效益不好的苗种来冒充优质或提纯的良种,结果导致养殖户损失惨重。
引种的规格问题水蛭生长两年以上才有繁殖能力。体重在15克以下时不引种,6月以后不引种,以免引进已排过卵的蛭或幼蛭,导致当年不见效益。
炒种问题由于水蛭的优质苗种相对比较难得,一些不法机构会利用人们发家致富的美好愿望来进行炒种谋利。因此,建议初养的养殖户可以采取用自培、自育的苗种来养殖,逐渐扩大养殖面积,减少损失。
市场因素作为新兴,水蛭养殖的发展还受到市场因素的制约。虽然水蛭紧缺,但市场并非敞开收购,药商以自己的销路为前提收购,各级药材站也是根据上一年医院的用量以销定购,这就使很多人对水蛭的市场把握不准,最终低价出售。目前,全国最大的水蛭销售市场——安徽省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有多位经销商在收购水蛭。尽管如此,仍需要水蛭养殖户到药市亲自考察了解情况,再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以确保养殖致富。
技术要素作为特种养殖品种,过去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和技术,目前开发养殖时间也不长,因而人工养殖技术尚不成熟,特别是在人工高密度养殖时,由于水蛭放养密度大,对饵料和空间的要求也大,

如果养殖技术不过关(喂养、防病治病等技术不过关),都会导致养殖失败。因此,在实施养殖前应加强相关技术和知识的学习,少量试养,待充分掌握技术后,再大规模工厂化养殖。养殖水蛭注意事项
一是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计划养殖前先参加学习培训,到养殖场实地参观学习,再动手养殖。
二是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具体气候和水域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适合水蛭养殖池塘,节省建设投入,降低风险。
三是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积极培肥水质,为水蛭提供天然饵料。但要控制肥料施用的质量和次数,确保水质和饵料丰富,但不宜过肥,否则容易造成水蛭缺氧,从而影响其的生长发育。
四是合理饲喂。提高饲料利用率,利用本地天然饵料资源。五是要有合适的苗种来源。野外采集要注意品种选择。
六是做好水蛭病害防治工作。遵循水蛭的生活习性和生病规律,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促使水蛭健康成长;在水蛭生病后,切忌盲目用药或乱用药。水蛭养殖成本
水蛭的养殖成本就以5亩养殖面积来计算,租赁土地资金约0.30.4万元,基地开挖0.4万元,防逃网0.25万元,大部分饵料可以自己养殖,初期需要购买,费用大约0.3万元,施用农家肥0.05万元,种蛭250公斤约8万元,管理费用1.2万元,消毒0.02万元,水电0.15万元,总计投资大约10万元。当然,投资大小也就决定养殖规模的大小,其养殖效益不是看场地大小,而是看1亩所投放的水蛭种苗来确定,只有种蛭繁殖了,幼苗长大了,才可以增重。
【篇二:2017年网箱水蛭养殖】

作者: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水产局 李德平
[提要]:本试验旨在探讨鱼池中网箱养殖宽体金线蛭高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01520万幼蛭在鱼池设置的网箱中饲养,在应用物理、生物调水和内、外防御逃逸、天敌的情况下,通过浮游动物开口、飘螺喂幼蛭,三种规格田螺养青年蛭,100口网箱幼蛭经过160天的饲养,可以达到5克以上的商品蛭697.5千克,平均产量每口网箱6.9千克,每平方米0.87千克。 
水蛭,俗称蚂蟥,是一味常用中药,功能破血、逐瘀、通经,治蓄血、积聚、妇女闭经、干血成痨、跌打损伤、目赤痛、云翳等。

近年来,随着水蛭临床运用的拓展和农药对水蛭生长环境造成的破坏,其价格一直稳中有升。
       
养殖优势是:市场供不应求;市场价格高(80-90多元/斤,2015塘口价);利润空间大;养殖周期短(5月底6月初——9月份就可以上市),基本上3-5个月;条件要求低;死活都值钱(区别于其他水产品的最大优点,死亡的水蛭体内的有效成分仍非常稳定)。       
作为中药材开发3种:宽体金线蛭(不吸血,生长快,个体大,国内大量养殖,加工后可食用),日本医蛭(吸血,个体小,活体用,微创手术,吸出淤血),菲牛蛭(吸血,高产,广东、福建等地养殖,国外养殖多)。
       
目前人工养殖的是宽体金钱蛭,长约612cm,体略呈纺缍形,扁平而肥壮,背面通常为青绿色,有五条黑色间杂的环行条纹。该品种形体大、产卵率高、生长快,适于人工养殖。从13年开始价格持续走高,加工有两种(矾货:明矾处理后,干了的货;水货又称清水掉干货:线和尼龙穿起来晒干)。
       一、条件与方法
    1、鱼池选择与网箱设置
在池塘中以多排并列错位排开,每排相隔2米,排内网箱无间隔,离池埂1.5米以上,每个鱼池中设置1050个,网箱入水深度0.2米,露出水0.8米,网箱底离底0.2米左右。在530日前和718日前分别设置80目幼蛭网箱20口和36目青年蛭网箱共计100口。
2、进箱前的准备工作
2015530日,在经清塘的池塘中设置了20个幼蛭网箱,用10%的聚维铜典250ml全池泼洒消毒,经24小时后施1公斤生物渔肥。62日二个鱼池均投放当年夏花花鲢3000尾和尾重50克左右的草鱼种100尾。3、幼蛭进箱
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于64日早晨,投放在泡沫箱泥土中孵化20天的,经清理干净后即将破茧而出的20斤水蛭卵茧。在20

幼蛭网箱中按每口网箱400个左右一斤卵茧放养,然后在每口网箱
中放入2个泡沫盒盖;10日放入寸片泥鳅2-3尾和夏花草鱼4-5尾。4、覆盖防鸟网5、饲养管理
①投饵:67日,在20口幼蛭网箱中,投喂5斤椎实螺(飘螺)。该螺经8小时多种维生素溶液浸泡,以后每三天投喂一次。投喂量根据箱内所剩飘螺多少进行调整补充。
②水质调节:61日施入北京佳沃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肥起,第十天施用三洋牌尿素,此后二者按时交替使用,即每亩每米水深用量分别0.7千克和5千克。肥料经稀释后,按箱内2/3,箱外1/3的剂量泼洒;此外,每口网箱内每十五天投放20mlem菌剂调水王和10克优底菌。
随着水蛭的生长逐步加深水位至网箱入水深度0.5米止;在七、八、九、十月每天中午启动5寸潜水泵抽水二小时,通过两个鱼池之间的涵管,使池水整体流动循环。在整个水蛭养殖期间,水体透明度始终保持在20-30厘米之间。
③蛭病预防: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原则。幼蛭入箱后每半月一次,每亩每米水深用10%的聚维铜典125ml稀释后,对箱内箱外的水体消毒,同时按每0.5千克螺蛳使用0.5g诺氟沙星浸泡六小时后投喂。
④水蛭分箱:718日,在每0.5千克水蛭达到1000尾时,把20口网箱的幼蛭按一口网箱一斤半水蛭的标准分别投放到100口青年蛭网箱中。次日在网箱中均投放2-3尾寸片泥鳅和4-5尾夏花草鱼种后,全部覆盖防鸟网。
⑤日常管理:每天巡池一次,检查网箱有无破损和水蛭吃食情况,观察水蛭生活、生长动态,做好各项生产记录。二、结果与分析
1、成活率与蛭产量
试验从201564日投放水蛭卵茧开始,经718日分箱,到1115日结束。分箱及销售数量和重量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水蛭成活率为,其中幼蛭成活率为,青年蛭成活率为总产量为697.5千克,平均每箱产量为6.9千克,每平方米产量0.87千克。
2、生长速度与饵料系数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全年所用饵料为5787.5千克,水蛭产量为697.5千克,饵料系数为8.3。水蛭经过160天的饲养,可以培育成尾重5克以上的商品蛭,总体增重近七百千克,群体增重700倍,个体增重100倍以上。3、饲养成本与经济效益
总产值为99045万元,其中水蛭收入98595万元,作为调节水质的花鲢、草鱼、泥鳅收入450元,扣除卵茧、饵料、网箱、水电、药物、人工等费用4059万元(详见表3),获利58453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2.4
4、水质调节与蛭病预防三、讨论与小结
1、幼蛭成活率是决定能否养殖成功的技术前提
幼蛭成活率的高低取决于幼蛭的质量,箱内箱外的生态环境以及天敌的伤害和雷雨天气水蛭的兴奋外逃。
本试验所用卵茧即幼蛭为荆州市荆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繁殖的400个左右一斤的大卵茧,是在经干池清塘,进水消毒后,待浮游动物大量出现,幼蛭即破茧而出时进箱的,随后,据幼蛭发育情况按照三天一次投喂的无盖飘螺。同时在水蛭放养前,设计的网箱防逃檐的拦截作用;放养中,放入的泡沫盒盖的牵制作用;放养后,覆盖防鸟网的阻挡作用,是减少幼蛭外逃、天敌伤害,提高成活率的又一核心技术。
2、投喂鲜活适口饵料是获得养殖成功的技术环节
由于水蛭对饵料种类要求的特殊性和摄食方式的特异性,本试验使用了浮游动物开口,无盖飘螺投喂幼蛭,鲜活田螺喂养青年蛭。无论是在幼蛭培育,还是在青年蛭培育阶段,无盖飘螺和三种不同规格的田螺,除满足不同阶段水蛭的生理需求外,更重要的是有效地避免了因饵料过大而夹死水蛭。此外,对饵料采取了清洗干净、去死存活、筛分规格、去大留小、多维浸泡;以上过程需在室内低温水(井水)情况下操作。
在投喂饲养中,当吃食70%的饲料后就要及时补充,所以需逐口网箱检查,每3天一次,并且适时调整,按量投喂。有效地解决了饵料营养不全面,外表不卫生,个体不适口,投饵不均匀的问题,为养殖成功奠定了坚实的食物基础。
3、水质调控是获得养殖成功的关键技术

养好一箱蛭,先养一塘水。实验前,首先将以水蛭网箱设置于水生生态环境良好的鱼种池中,养殖中又在用微生物制剂调节箱内小的水生生态环境平衡时,通过潜水泵使二个鱼池水体沿着两排网箱间的通道大流动、大循环,打破了水体分层,实现了箱内箱外水上水下物资与能量的交流循环,达到了大的水生生态系统与小的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新的动态平衡。这样不仅有效地除去了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稳定了水体ph值,而且提高了水蛭的摄食量,提升了水蛭的抗病能力。   
作者简介:李德平,工程师,长期深入渔业基层,从事科研与推介工作,先后在《淡水渔业》、《科学种养》、《科学养鱼》、《养殖与饲料》、《水产一线》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b8e2bb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2.html

《2017年网箱水蛭养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