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3-04-15 20:42: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2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题西林壁》。现在开始我的说课。本课出自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词,下面我将会通过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六个方面来开展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是北宋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的时候,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诗人紧扣浏览庐山时的感受,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了一个哲理。 二、说学情
众所周知,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已具备了一定学习古诗的方法和能力,但他们还是会感觉古诗读起来晦涩难懂,不能很好地体会古诗独有的意境和韵味。而本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如何让学生学懂、学深入,让古诗课堂充满趣味,这也是我本节课要突破的教学难点所在。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学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首先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全诗,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同他人进行交流。
那么我将采用阅读感悟,品析词句的方法,感受诗句意境,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最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让学生明白观察问题要客观全面的道理,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热爱古诗文,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四、说教法、说学法 基于自己对古诗教学的理解,本节课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源头,采用激趣——晓意——明理——提升的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悟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升华情感的目的。
在学法上,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古诗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我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为学生创设情景,我会这样说:同学们生活中事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心观察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游览庐山的风景,可是也要细心观察才会有发现。同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庐山风光的照片和视频。这样的导入设计让学生陶醉于庐山得美景之中,并荡漾起一种向往之情,进而顺势引出课题《题西林壁》。
2)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接下来,同学对对这首诗的事情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进入到初读环节,将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诵诗词,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了解诗歌大意,从而体会苏轼当时的心情。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⑶品读明理,深入感悟
我希望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来帮助同学们理解诗词,首先我们将与同学们共同探讨诗的前两句,提出问题:是什么造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接着我会向学生展示,不同角度的庐山拍摄的照片,让学生根据照片自己
描述理解,总结出:观察实物的角度不同,导致看到的景色不同。这样不仅极大地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加强同学们对于前两句诗句的理解。
牵引着同学们的思路,接着提出我的下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爬山经历,体会作者诗句的含义。总结出在深山中无法看清山的全貌,所以就不识庐山真面目了。再进一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自然而然的引出观察事物要客观全面的道理。 ⑷合作探究,升华主题
通过多媒体展示盲人摸象的故事,带领同学通过游戏“盲人摸象”,感受想要对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我以具有相通性的趣味故事点拨、启发,使他们的探究很自然地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样,对这首诗中蕴含的哲理也就能比较容易的理解。 ⑸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我设计了让学生再次以饱满的情感和着乐曲去诵读这一首古诗。并提出我对学生的希望。希望同学们也做一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到道理,学道理 ⑹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获得鲜明震撼的情感体验。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efcc243e6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c.html

《《题西林壁》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