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发布时间:2021-09-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课文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这是一所美丽的、充满欢乐的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 【教学重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以及课题的含义。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中国有多少个民族?你能说出几个民族的名字呢?教师随机出示汉族、傣族、阿昌族、景颇族、德昂族图片。
2.
上一节课,大家对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这所小学,看一看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在一起是怎样学习和游戏的? 二、学习课文
1.师: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描写的是什么场景?
2.师:请大家看第一句话: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这一句话写的什么呀?(上学路上的情景)
3.请同学们继续朗读2-4句,这是写的什么呢?(来到学校的情景)
4.第一段有几句话,写出了小学的什么特点?这一段有四句话,写出了这所小学的特点:这是一座美丽的学校,这是一座团结的学校,这里的生活幸福美好。
5.师:当我们还在想象这所校园美好的画面时,上课铃声响了,你听——“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当,
当当!……”象声词的运用,使我们仿佛听到了大青树下悠悠不断的古老的钟声,这钟声把我们带进了欢快的课堂。
6.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在一起是怎样上课的呢?你们好奇吗?就连小猴子都好奇呢!
7.请同学们朗读第三自然段,找出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 8.描写同学们学习和游戏时,写小动物的原因是什么呢?同桌交流一下。
9.交流后总结:一是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二是突出了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小动物静止不动是被孩子们的书读得好所吸引,它们也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三是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 三、 总结提升
1.师:不同民族的小朋友,穿着不同的衣服,在这里相聚,共同学习,你看他们学得多么认真,玩得多么开心啊!还有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啊!
2.看到这样美的画面,我想说:这是一所 的小学,一所( )的小学。
3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
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4.师:(饱含深情地)我们闭上眼睛,钟声依然回荡在耳畔,凤尾竹的影子还在眼前摇晃。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就是写那里的小学,那里的孩子们。钟声就是读书声,就是孩子们发出的笑声。这样的画面使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5.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把课题叫做《大青树下的小学》了吗? (提示:大青树代表什么呢?)
6.大青树代表青少年的顽强不屈,勃勃生机,看到大青树,就联想到了古老的铜钟,想到了那里的孩子一起上学、学习、游戏……大青树下的小学正是祖国无数个小学的缩影,代表祖国的明天和希望。这个充满着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课题用“大青树”来修饰“小学”,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之感、赞美之情。
7.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在学校做些什么呢?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四、布置作业
1.写一写你心中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2.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钟声悠扬

和谐、希望的校园 竹影摇晃
六、教学反思
整节课下来,学生精力比较集中,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特别是教学课文最后一段时,教师情绪比较高涨,极大地感染了学生,引起了情感共鸣。这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也是语文教学的美丽所在。整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重点也挺突出。一些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很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但我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有时还显得有些繁琐。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语言、过渡语言、激励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细心斟酌,多加锤炼。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10个生字,会写晨、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是上下结构,注意要拖着,相互要结合紧凑。
是左右结构,由组成,右边的共六笔,不要漏写。 字旁要瘦一些。 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是左右结构,右边是,不是 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
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大青树下的小学 热爱团结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学科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语文 年级/ 三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第一单元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本单元是学生进入第二学段三年级学习的起始单元,具有过渡性质: 学阅读学表达的学习比重增大,这一篇课文的学习, 体现了第二学段三年级的这个学习特点。
重点分析
重难点分析
难点分析
学生刚从二年级升上来,对于“新鲜感”可能理解不到位,寻找到的答案可能会比较简单,单一。
教学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的意思,进-步感受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你好, 这节课我们来关注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大家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课文先写了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然后写同学们课上认真读书和课下尽情玩耍的情景,最后近一步赞美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读了课文,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三幅动人的画面:早晨上学图、学校活动图、校园环境图。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感受特别的校园,首先,让我们走进第一幅画面,想一想上学情景有什么特别的?这些学生他们从哪里来? ?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你们见过绒球花、太阳花吗? 坪坝是平坦的场地,坪坝,绒球花,太阳花,这些是我们以前没接触过的,比较新奇的词,对我们来说有新鲜感的词。下面来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有的同学真善于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个课文中的句子,用了三个从,和我们平时说话不太一知识讲解 样,句式整齐,这叫排比句。这个句子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从不同的地方来上学的情景,读起(难点突破) 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像这样的句子能让我们看到画面,这就是有新鲜感的句子。
有的同学还找到了另一句话,句式向…向…向…很有新意。这句话描绘了同学们来到学校时的情景,表现了同学们欢乐幸福的心情。通过早晨上学图我们发现了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再来看一看学校活动图,想一想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有哪些特别之处?用上有新鲜感的词句具体说一说。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平时我们上课的钟声是怎样的?叮铃铃,我们平时上课是电铃发出的响声,大青树下的小学却是当当当的钟声告诉大家上课了,真是与众不同。当当当,这是拟声词,让人身临其境。
小学生们读书可真认真,来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树枝为什么不摇呢?鸟儿为什么不叫了?美丽的小蝴蝶为什么一直挺在花朵上?可爱的小猴子不是最喜欢玩吗?现在怎么变得那么安静了?原来他们
是在听同学们读书,这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窗外的植物动物的安静,来衬托同学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有声有色,以至于窗外的动植物都沉浸在朗读中。
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环境是怎样的呢?大青树下的小学和我们的校园不一样,有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有美丽的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古老表现了学校年代久远,古老的钟声, 凤尾竹的影子,体现出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学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再读课文,想一想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有哪些特别之处?你还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很有新鲜感吗,为课堂练习 什么,请和同学交流。 (难点巩固) (指名回答)
配乐朗读
小结
通过学习你知道怎样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了吗? 是的,结构整齐的句子,模拟声音的词,拟人句以及细致描述的词句都给我们带来新鲜感。总之能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上口,让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词句都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独特美。

2.学习并尝试运用拟人化的表达,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喜爱之情。 3.关注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重点

通过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

教学学习并尝试运用拟人化的表达,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喜爱之情。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 课件出示:

松鼠 山狸 绒球花 凤尾竹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1.谁来读?

2.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3.看看你们读得流畅吗?我们开火车读。

4.火眼金睛的你们,看看这些词语的排列,你发现了什么?

(三)这些你在自己的学校中都见过吗?是啊!这些词语就给了我们一种新鲜感。这所小学跟我们小学一样吗?多么特别啊!【板书:特别】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阅读语文要素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上课伊始,以词语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的同时,发现词语排列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 二、细读文本,学习表达

(一)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请自由地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教师巡视指导。

(二)预设一: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哪里特别呢?这真是一个多民族的小学。 2.你能读出它的特别吗?

(三)预设二: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1.窗外有多安静呢?先是(树枝不摇了)再写了(鸟儿不叫了)又写了(蝴蝶停在花朵上),都为了表达什么?(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是啊!他听得多认真,这样的氛围更加突出了什么?(窗外十分安静)

2.让我们合作来读一读。我读第一句,温柔的女生来读这三句,开朗的男生来读这一句,让我们一起读出安静。 3.作者是怎样写出安静呢?

1)先写了(树枝不摇了,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再写了(鸟儿不叫了,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又写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他们都被同学们的读书声吸引了。


2)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窗外还有哪些植物和小动物也被吸引了?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4.他们听得多么认真,都忘了自己该做的事,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吗?我们都知道植物动物可不会听,可他们却像人一样听得那么认真。此时,他们都不再像是景物了,仿佛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样把物当做人来写就是拟人化的表达,这样拟人化的语句就是拟人句。【板书:拟人】

5.你看,拟人化的表达给我们带来了新鲜感,还带来了美好的画面。谁能读出来?我好像走进了那个画面!真美!

6.其实不止是他们,作者也被同学们的读书声吸引了,谁能读出作者的心声?我听出了向往,我听出了陶醉。

7.难怪作者这样赞美道:(齐读)这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板书:可爱】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和想象激发学生思维,加深本文新鲜语句的理解和体验,体会拟人化表达表情达意的作用,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三、深读课文,实践表达

(一)其实文中还有很多拟人句,你能找出来吗?请同学们小声地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来。

(二)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怎么看出这是拟人句的? 2.你能读出画面感吗?

(三)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怎么看出这是拟人句的?这些小动物竟然能像人一样看热闹,这就是拟人化 的表达。

2.自由地读一读,你能想象出怎样的一幅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还会做些什么?他们怎么看热闹?听到了什么? 3.人与动物多么和谐,多么欢乐!请你读出来!

4.难怪作者发自内心地赞美道:齐读)这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设计意图:遵循“认识”—“实践”—“迁移”的语用训练路径,一讲一练、一练一得,扎扎实实迁移运用,实现由“教课文”“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四、美景结尾,升华情感

(一)作者运用拟人化的表达,把这所特别的小学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可爱美好。难怪作者久久不忍离去,最后还被这所小学的美景深深吸引了。你能读出来吗?

(二)让我们伴着音乐,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和情感体验,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五、课后练习,迁移表达

(一)我们也来说说自己的小学吧。 1.练习一

1)圈出关键词:上课;在教室里。上课了,同学们会在教室里做什么呢? 2)此时,窗外又会有哪些植物和小动物呢?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3)同学们都说的是课文里的动植物,我们来说一些新鲜的,老师送给你们一个锦囊,请你合理想象,试着连起来说一说你的学校。

4)能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拟人句吗?老师再送你们一个锦囊。自己说一说,
你也能说出新鲜感的语句。真美啊!多么和谐! 2.请同学们自选时间、地点,说说你心中的可爱小学。

(二)你看!我们运用了拟人化的表达,我们的学校也变成了一幅幅美丽鲜活的画面。

【设计意图:积累与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落实课后练习题,通过运用拟人化的表达,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有新鲜感的语句,扎实而有效地开 展语言文字训练。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必做:摘抄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选做:阅读作者吴然书籍《我们的民族小学》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拟人 特别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5eeeb3ed7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4.html

《部编版三年级(上)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优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