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文言文常见考点:理解文章内容和归纳内容要点(解析版)

发布时间:2021-02-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专题10 文言文常见考点:理解文章内容和归纳内容要点
一、文言文阅读
2020·四平市实验中学高二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尚野,字文蔚,其先保定人,徙满城。野幼颖异,祖母刘,厚资之使就学。至元十八年,以处士征为..国史院编修官。二十年,兼兴文署丞,出为汝州判官,廉介有为,宪司屡荐之。二十八年,迁南阳县尹。初至官,狱讼充斥,野裁决无留滞,涉旬,遂无事。改怀孟河渠副使,会遣使问民疾苦,野建言:水利有成法,宜隶有司,不宜复置河渠官。事闻于朝,河渠官遂罢。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俄升国子博士,诲人先经学而后文艺,每谓诸生曰:学未有得,徒事华藻,若持钱买水,所取有限,能自凿井及泉而汲之,不可胜用矣。时学舍未备,野密请御史台,乞出帑藏所积,大建学舍以广教育。仁宗在东宫,野为太子文学,多所裨益,时从宾客姚燧、谕德萧渼入见,帝为加礼。至大元年,除国子司业,近臣奏分国学西序为大都路学,帝已可其奏,野谓国学、府学混居,不合礼制,事遂寝。四年,拜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诏野赴吏部,试用荫补官,野多所优假。或病其太宽,野曰:今初设此法,冀将来者习诗书、知礼义耳,非必责效目前也。众乃服。皇庆元年,升翰林侍讲学士。延祐元年,改集贤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二年夏,移疾归满......城,四方来学者益众。六年,卒于家,年七十六。赠通奉大夫、太常礼仪院使、护军,追封上党郡公,谥文懿。野性开敏,志趣正大,事继母以孝闻,文辞典雅,一本于理。
(节选自《元史·尚野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B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C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D.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或未做官的士人,文中指前者。 B.国子祭酒,古代的学官名,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始于晋武帝。


C.移疾,旧时朝中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要求辞官隐退的婉语。 D.赠,皇帝给予官员及其妻室、父母和祖先的荣典,文中指赐给死者官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野幼时聪慧,读书应召。尚野自幼聪颖异常,在祖母刘氏资助下读书学习,后以处士的身份被征召为国史院编修官。
B.尚野清廉耿直,居官有为。尚野在汝州任上因清廉有为多次被上司举荐,改任河渠副使时,派遣使者询问百姓的疾苦。
C.尚野重视教育,广建学舍。尚野担任国子博士时密请御史台,请他们拿出些国库藏的财物,广泛建设学校,推行教育。
D.尚野文章典雅,受人敬服。尚野多次担任学官,教学以经学为先,文章以理作为标准,辞官回乡后,来求学的人更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至官,狱讼充斥,野裁决无留滞,涉旬,遂无事。 2)野谓国学、府学混居,不合礼制,事遂寝。 【答案】 1B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子意思是:大德六年,迁任国子助教,入住值宿宫禁、担任警卫的诸生每年跟随皇帝到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开始任命尚野在上都分学来教导诸生,仍旧铸造印信给他,上都分学从尚野开始。
是动词,主语是尚野,宾语是国子助教诸生是下一句的主语,所以国子助教诸生之间要断开,排除AC两项;是动词,指君王到某处,宾语是上都动宾后要断开,丞相是指哈刺哈孙,二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2A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A.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或未做官的士人,文中指前者文中指前者错误,结合野幼颖异,祖母刘,厚资之使就学。至元十八年,以处士征为国史院编修官分析,尚野幼年的时候非常聪颖,祖母刘氏花巨资帮助他就学。至元十八年,凭借处士的身份被征召担任国史院编修官。文中的处士应是指后者,

即未做官的士人。 故选A 3B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尚野……派遣使者询问百姓的疾苦错误,结合文中会遣使问民疾苦,野建言……事闻于朝,河渠官遂可知,应该是朝廷派遣使者来询问百姓疾苦,不是尚野派遣使者询问。 故选B
4刚到任时,案件和诉讼积压很多,尚野进行裁审处理,不拖延搁置,过了十天,就没有事了。 尚野说国学和府学杂设在一起,不符合礼制,这事就被停止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句注意:,案件;留滞,拖延搁置;,经过;,十天。
2)句注意:,说,认为;混居,混杂,杂设在一起;,于是,就;寝,停止,这里指被停止。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尚野,字文蔚,他的祖先是保定人,搬迁到满城。尚野幼年的时候非常聪颖,祖母刘氏花巨资帮助他就学。至元十八年,凭借处士的身份被征召担任国史院编修官。二十年,兼任兴文署丞,出京担任汝州判官,廉洁耿直有所作为,宪司多次推荐他。二十八年,迁任南阳县尹。刚到任时,那里的案件和诉讼积压很多,尚野进行裁审处理,不拖延搁置,经过了十天的办理,就没有事了。改任怀孟河渠副使,恰逢朝廷派遣使者询问百姓疾苦,尚野提议:水利有既成之法,应该隶属有关官员,不应该再设置河渠官。事情上报到朝廷,河渠官一职就取消了。大德六年,迁任国子助教,入住值宿宫禁、担任警卫的诸生每年跟随皇帝到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开始任命尚野在上都分学来教导诸生,仍旧铸造印信给他,上都分学从尚野开始。不久尚野升任国子博士,教导学生先教导经学后教导文艺,常常对诸生说:学习没有收获,仅仅追求华丽的辞藻,如果拿着钱买水,所得有限,能够自己凿井和泉来汲取水,那就用不尽了。当时没有建学舍,尚野密请御史台,请他们拿出些国库藏的财物,广泛建设学校来推行教育。仁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尚野担任太子文学一职,有很多益处,当时跟随宾客姚燧、谕德萧渼进东宫见仁宗,仁宗给他厚于常规的礼仪。至大元

年,被授予国子司业一职,近臣上奏把国学西序分到大都路学,皇帝已经认可近臣的上奏,尚野说国学和府学杂设在一起,不符合礼制,此事就停止了。至大元四年,授予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朝廷下诏让尚野到吏部任职,试用荫补官,尚野对此多有宽容。有人责怪他太过宽容,尚野说:现在刚设置这一法规,是希望将来的人能够熟读诗书、懂得礼仪罢了,不一定非要当前就取得成效。众人才信服。皇庆元年,尚野升任翰林侍讲学士。延祐元年,尚野改任集贤侍讲学士,兼任国子祭酒。延祐二年夏天,尚野上书称病回归满城,四方来求学的人更多。延祐六年,死在家中,终年七十六。被赠予通奉大夫、太常礼仪院使、护军的称号,并被追封上党郡公,谥号文懿。尚野性格通达明敏,志趣正直远大,侍奉继母凭借孝心而出名,文辞典雅,文章都以理作为标准。
2020·四川成都市·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秉忠,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世仕迁,为官族。曾大父仕金,为邢州节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泽而下,遂为邢人。秉忠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后弃而隐武安山中。久之,天宁虚照禅师遣徒招致为僧,以其能文词,使掌书记。后游云中,留居南堂寺。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被召,过云中,闻其博学多材艺,邀与俱行。既入见,应对称旨,屡承顾问。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大爱之。后数岁,奔父丧,赐金百两为葬具,仍遣使送至邢州。服除,复被召,奉旨还和林。上书数千百言,世祖嘉纳焉。
癸丑,从世祖征大理。明年,征云南。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式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已未,从伐宋,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桀然一新。 ...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至元初,帝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年而毕,名曰开平。继升为上都,而以燕为中都。四年,又命秉忠筑中都城,始建宗庙宫室。八年,奏建国号曰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他如顽章服,举朝仪,给体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
十一年,危从至上都。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卒,年五十九。
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淡然,不异平昔。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有文集十卷。
(选自《元史·刘秉忠传》


5.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大爱之。
B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大爱之。
C.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大爱之。
D.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大爱之。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即位前如果为太子,自然居于东宫,也就没有潜邸;如果非以太子身份继位登基的,则称其即位之前原来的住所为潜邸
B《易》也称《周易》《易经》,相传为周文王所著,成书于周代。后来和《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一起并称五经
C癸丑”“己未为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中国历法上使用的纪年方法,十二天干和十地支顺序相配,六十年为一周,周而复始。
D.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元朝中书省在远方还有一些派出机构,即各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秉忠心地善良,仁爱宽厚。在攻打宋时,他常以天地有好生之德劝喻皇上不要滥杀无辜,因他得以保全性命的百姓不可胜数。
B.刘秉忠才华横溢,不拘一格。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出仕后又弃官隐居为僧。后受世祖召见,与海云禅师一起入府觐见,颇受赏识。
C.刘秉忠精通治理,敢担责任。他以天下为己任,通晓治理之道,善于古为今用,辅佐世祖建立元朝,并为元朝定规立制费尽心血。
D刘秉忠恬淡闲散,好学不懈。身居高位后,他仍斋戒居住,粗茶淡饭,整日恬淡安静,与以往没有不同,常常诵咏诗词自娱自乐。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答案】 5A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子意思是:刘秉忠没有什么书不读,尤其对《易经》以及邵氏的治理国家事务的书籍更为精通,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类,没有不精通的。谈论天下的事就像谈论手掌中的事。世祖很喜欢他。 至于是一个词,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属于两大类别,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中间需要断开。排除CD两项。 故选A 6C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和识记能力。
C.“十二天干和十地支表述错误,应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因此又称为十天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故选C 7B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B.“后受世祖召见,与海云禅师一起入府觐见分析错误,刘秉忠并没有被世祖召见,而是海云禅师邀请他一同前去。原文的表述是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被召,过云中,闻其博学多材艺,邀与俱行 故选B
81)他闲暇时帮着皇上参谋,推荐可供重用的人才。凡是他所甄别选拔的,后来都成了名臣。 2)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3)这和刺杀人并把人杀死,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1)句注意,燕闲,闲暇之时;顾问,动词,作参谋,帮助参谋;器使,重用;甄拔,甄别选拔;人物可备器使者,定语后置句,应为可备器使之人物,都。 2)句注意,,借助;,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横渡。


3)句注意,,这;是何异于……”,这与……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兵器;非我也,兵也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刘秉忠,字仲晦。祖籍瑞州人,世代在辽为官,官宦世家。曾祖父在金为官,担任邢州节度副使,因此在邢州安家,所以自祖父以下,就成为邢州人士。刘秉忠生来风姿卓越出众,志气豪迈爽朗,不拘一格。十七岁时,担任邢台节度使府令史来赡养父母。后弃官离开,武安山中隐居。过了很久,天宁的虚照禅师派徒弟招纳他去做了和尚,因为秉忠能诗能文,便让他担任掌书记。后来游历云中,居住在南堂寺。当世祖还没有登基时,海云禅师被世祖召见,海云禅师经过云中,听说刘秉忠学问渊博,多才多艺,便邀请他一起去。晋见世祖后,刘秉忠回答问题,很符合旨意,多次解答世祖询问。刘秉忠没有什么书不读,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类,没有不精通的。谈论天下的事就像谈论手掌中的事。世祖很喜欢他。几年后,秉忠的父亲去世,他回家奔丧,世祖赏赐百两黄金作为丧葬资费,并派遣使者送到邢州。服孝期满,秉忠又被征召,遵奉旨意回到和林。他呈上数千字的建言,世祖都赞许采纳。
癸丑年,跟着元世祖征讨大理。第二年,元世祖征讨云南。刘秉忠常常介绍天地是爱好生灵的,英明神武王者般的皇帝不该滥杀无辜,所以攻克城的时候,从不胡乱杀人。己未年,刘秉忠跟着世祖讨伐宋,又用在云南说过的话尽力劝说他,所到之处保全的生命数也数不清。(或使人民生命得以保全,救活的人不计其数。
中统元年,元世祖即位,询问治理天下的关键、修养百姓的好方法,刘秉忠采纳祖宗的旧制,参照适合于今天的古代制度,一条条地列出来上报给他听。世祖于是下发诏令建立元,建立中书省、宣抚司。于是朝廷的旧臣、山林的隐逸之士,都被录用,人才济济,粲然一新。
刘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大小,凡是有关于国家的大事,知道的没有不说的,说的皇上没有不听的,皇帝对他越来越宠爱信任。他空闲时帮着皇上参谋,总是推荐可供重用的人才。凡是他甄别提拔的,后来都成了名臣。
至元初年,皇上命令刘秉忠在桓州东滦水北面查勘土地,在龙冈建筑城池,历时三年完成,命名为开平。后来把开平作为上都,把燕作为中都。四年,皇上又命令刘秉忠建筑中都城池,开始修建宗庙宫室。


八年,刘秉忠奏请封建国号大元,把中都作为大都。其他像颁赐官服,订立朝廷礼仪,供给俸禄,确立官僚制度,都是由刘秉忠操办发起,最终成为一代既定的规章制度。
至元十一年,刘秉忠跟随皇上到上都,八月秋天,刘秉忠没有生病端直地坐着就去世了,时年五十九岁。
刘秉忠自幼好学,到老不松懈,虽然达到了臣子最高的地位,却斋戒居住,粗茶淡饭,整天恬淡安静,与平时没有不同。常常诵咏诗词自娱,他的诗歌恬淡闲散,正像他的为人。有文集十卷。 2020·任丘市第一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高琳字季珉,其先高句丽人也。魏正光初,起家卫府都督。从元天穆讨邢杲,破梁将陈庆之,以功转..统军。又从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论功为最,除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后随天光败于韩陵山,琳因留洛阳。魏孝武西迁,从入关。至溱水,为齐神武所追,拒战有功,封钜野县子,邑三百户。大统三年,从太祖破齐神武于沙苑。四年,从擒莫多娄贷文。仍战河桥,琳先驱奋击,勇冠诸军。太祖嘉之,谓之曰:公即我之韩、白也。复从太祖战邙山。齐将东方老来寇,琳率众御之。老恃其勇健,直前趣琳。短兵接,琳击之,老中数疮而退,曰:吾经阵多矣,未见如此健儿。后乃密使人劝琳东归,琳斩其使以上闻。除鄜州刺史。孝闵帝践祚,进爵犍为郡公,邑一千户。武成初,从贺兰祥征吐谷浑,以勋别封一子许昌县公,邑一千户,..除延州刺史。又从柱国豆卢宁讨稽胡郝阿保、刘桑德等,破之。二年,文州氐首反,诏琳率兵讨平之。师..还,帝宴群公卿士,仍命赋诗言志。琳诗末章云:寄言窦车骑,为谢霍将军,何以报天子?沙漠静妖氛。帝大悦曰:獯猃陆梁,未时款塞,卿言有验,国之福也。天和二年,徙丹州刺史。三年,迁江陵副总管。时陈将吴明彻来寇,总管田弘与梁主萧岿出保纪南城,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凡经十旬明彻退去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亲加劳问进授大将军,仍副卫公直镇襄州。六年,进位柱国。建德元年,薨,时年七十六。赠本官,加冀定齐沧州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曰襄。
(节选自《周书·高琳传》,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凡经十旬/明彻退去/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亲加劳问
B.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凡经十旬/明彻退去/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加劳问
C.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凡经十旬/明彻退去/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亲加劳问
D.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凡经十旬/明彻退去/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

加劳问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即起于家,是指没有官职的人,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予官职。
B.邑,即食邑,是古中国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的田邑。 C.武成,北周明帝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为纪年所立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D.刺史,官职名,自汉设立,初为监察郡县的官员,清时为知州的别称。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琳多次征战,功劳卓越。高琳跟随元天穆征讨邢杲,打败南梁将领陈庆之,又跟随尔朱天光打败万俟丑奴,跟随太祖在沙苑击败北齐神武帝,后随军擒获莫多娄贷文。
B.高琳作战勇猛,忠于朝廷。高琳迎战北齐将领东方老,东方老战场上不能战胜高琳,就秘密派使者劝说高琳投降北齐,高琳斩杀他的使者,然后上报朝廷。
C.高琳平定叛乱,所向披靡。武成初年,高琳跟随贺兰祥征讨吐谷浑,凭借其功劳被封为许昌县公;后来跟随柱国豆卢宁征讨稽胡郝阿保、刘桑德等人,将他们全部打败。
D.高琳作诗言志,一心为国。高琳平定造反的文州氐族酋长班师回朝后作诗言志。他希望像窦车骑和霍将军一样平定边关,让沙漠没有祸乱,来报答天子的恩宠。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琳先驱奋击,勇冠诸军。太祖嘉之,谓之曰:公即我之韩、白也。 2)齐将东方老来寇,琳率众御之。老恃其勇健,直前趣琳。
13《逸周书·谥法》中记载甲胄(战争)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心志专一坚定,内蕴刚强)曰襄,协赞有成(辅佐,有所成就)曰襄。请分析高琳的谥号为襄的原因。 【答案】 9B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子意思是:只有高琳与西梁仆射王操坚守江陵三城来抵抗(吴明彻)不分昼夜抵御抗击,总共经一百天,吴明彻退兵。萧岿上表述说战斗情状,皇帝于是特别下达嘉奖的诏书请高琳入朝,亲自加以慰问。 江陵三城固守的宾语,主语为琳与梁仆射王操为目的连词,意思是以抗之固守江陵三城的目的状语,意思是只有高琳与西梁仆射王操坚守江陵三城来抵抗(吴明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岿表言其状的意思是萧岿上表叙说战斗情状其状表言的宾语。乃优诏追

琳入朝的主语,故后应断开。排除D 故选B 10C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C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 故选C 11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C凭借其功劳被封为许昌县公错误,原文为以勋别封一子许昌县公,是另封一个儿子为许昌县公。 故选C
121)高琳前行开路奋勇攻打,他的勇敢为全军之首。太祖赞赏他,对他说:你就是我的韩信、白起。 2)北齐将领东方老前来入侵,高琳率领军队抵御。东方老依仗自己勇敢强健,一直向前逼近高琳。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1)句,先驱:前行开路;嘉:赞赏;公即我之韩、白也判断句,你就是我的韩信、白起。 2)句,寇:名词作动词,入侵,侵犯;恃:依仗;趣:通,趋向,在这里为逼近
13甲胄有劳(战争中有功劳):多次战争中取得胜利,留下赫赫战功。执心克刚(心志专一坚定,内协赞有成蕴刚强)北齐将领东方老很欣赏他,派人劝他投降北齐,高琳斩杀他的使者然后上报朝廷。(辅佐,有所成就):太祖赞赏他,说:你就是我的韩信、白起。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
题干问高琳的谥号为襄的原因,首先理解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曰襄,协赞有成曰襄,其意为战争中有功劳;做事情有功德;心志专一坚定,内蕴刚强;辅佐君主有成效,这样的谥号是襄。在原文中找到对应语段,多次战争中取得胜利,留下赫赫战功表现了甲胄有劳。北齐将领东方太祖赞赏他,老很欣赏他,派人劝他投降北齐,高琳斩杀他的使者然后上报朝廷表现了执心克刚。说:就是我的韩信、白起。表现了协赞有成。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

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高琳字季珉,祖先是高句丽人。北魏正光初年,高琳从家中受征召任卫府都督。他跟随元天穆征讨邢杲,打败南朝梁将领陈庆之,因有功调任统军。又跟随尔朱天光打败万俟丑奴,评定功劳他的功劳最大,授任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后来跟随尔朱天光在韩陵山战败,高琳因而留在洛阳。北魏孝武帝西迁,高琳跟随皇帝进入关中,到达溱水时,被北齐神武帝追击,(高琳)抵御抗击有功,被封为钜野县子,食邑三百户。大统三年,高琳跟随太祖在沙苑击败北齐神武帝。大统四年,高琳参与擒获莫多娄贷文。随后在河桥作战,高琳前行开路奋勇攻打,他的勇敢为全军之首。太祖赞赏他,对他说:你就是我的韩信、白起。(高琳)再次跟随太祖在邙山作战。北齐将领东方老前来入侵,高琳率领军队抵御。东方老依仗自己勇敢强健,一直向前逼近高琳。(高琳与东方老)用短兵器作战,高琳攻击他,东方老身受重伤被击退,说:经历的战场很多,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英勇善战的人。后来(东方老)就秘密派人劝说高琳投降北齐,高琳斩杀他的使者然后上报朝廷。高琳被授任鄜州刺史。孝闵帝即位,高琳晋爵犍为郡公,食邑一千户。武成初年,(高琳)跟随贺兰祥征讨吐谷浑,凭借功劳另封一个儿子为许昌县公,食邑一千户,被授任延州刺史。(高琳)又跟随柱国豆卢宁征讨稽胡郝阿保、刘桑德等人,打败他们。武成二年,文州氐族酋长造反,朝廷诏令高琳率领军队讨伐平定他们。班师回朝后,皇帝宴请群公卿士,并且命(他们)作诗言志。高琳在诗的最后一章说:寄语窦车骑,为了感谢霍将军,我如何报答天子的恩宠?只有让沙漠安定没有祸患。皇帝非常高兴地说:匈奴猖獗嚣张,不按时前来(与我国)通好,你说的话若灵验,是国家的福气。天和二年,高琳调任丹州刺史。天和三年,高琳升任江陵副总管。当时陈朝将领吴明彻前来进犯,江陵总管田弘与西梁君主萧岿出外保卫纪南城,只有高琳与西梁仆射王操坚守江陵三城以抵抗(吴明彻)。不分昼夜抵御抗击,总共经一百天,吴明彻退兵。萧岿上表述说战斗情状,皇帝于是特别下达嘉奖的诏书请高琳入朝,亲自加以慰问。他升任大将军,仍然帮助卫公宇文直镇守襄州。天和六年,高琳升任柱国。建德元年,高琳去世,时年七十六岁。追封本官,加赠冀州、定州、齐州、沧州等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号为襄。 2020·广东揭阳市·揭东二中高一期中) 元孚,宇秀和,少有令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累迁兼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四卷,奏之。迁左丞。后拜冀州刺史。孚劝课农桑,境内称慈父,邻州号曰..神君。先是,州人张孟都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所陷,为荣所执。兄佑为防城都督,兄子礼为录事参军。荣欲先害子礼,孚请先死以赎子礼,叩头流血,荣乃舍之。又大集将士,议其死事。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孟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

请活使君。荣曰:此魏之诚臣义士也。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平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颢平,封孚万年乡男。永安末,乐器残缺,庄帝命孚监仪注。孚上表曰:昔太和中,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数十年间,乃奏成功;太常卿刘芳请别营造,久而方就。复召公卿量校合否,论者莫有适从,登被旨敕,并见施用。往岁大军入洛,戎马交驰,所有乐器,亡失垂尽。臣至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云承前以来,器象差位,调律不和。臣今吹律求声,叩钟求音;损除繁杂,讨论实录。今量钟磬之数,各以十二架为定。奏可。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太傅、录尚书长孙承业妙解声律,特复称善。孚性机辩,好酒,貌短而秃。周文帝偏所眷顾,尝于室内置酒十瓨,瓨余一斛,上皆加帽,欲戏孚。孚适入室,见即惊喜,曰: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因持酒归。周文帝抚手大笑。后迁太傅。薨,帝亲临,百官赴吊。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四》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平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
B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平/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C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平/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D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平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丞右丞为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从文中看,尚书左丞官职应高于尚书右丞。
B农桑指耕种和种桑养蚕等,泛指农事;劝课农桑即勉励、督促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在古代有重要意义。
C和章、奏、议都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但功用略有区别:表以陈情,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议以执异。
D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天子死曰诸侯大夫死曰士死曰庶人曰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孚享有美名,深受他人赞赏。他年少时,游肇、高聪、崔光等人就夸奖他会成为榜样人物,他的敌人也称赞他是魏国的诚臣义士。
B.元孚关心时局,治政赢得民心。朝政混乱时,他通过献书想匡救时政;担任冀州刺史时,一些原先对抗官府的人也都主动为他效命。
C.元孚履职尽责,工作得到肯定。任职监仪注,他实地调查,亲自校验,解决了乐器缺损的问题,连通晓


音乐的官员也称赞他做得好。
D.元孚机敏善辩,妙语解除窘境。他身材矮小且秃头,喜欢喝酒,在周文帝想借此戏弄他的时候,他巧妙避免了兄弟无礼带来的尴尬。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 2)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 【答案】 14C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子的意思是:于是将一起拘禁的五百人都放掉了。葛荣之乱平定,回去后元孚仍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元颢到洛阳以后,任命元孚为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元孚把元颢送来的策反书信封好送到朝廷,皇帝很嘉许他。
同禁修饰五百人不能断开,所以排除AB还除修饰冀州刺史回去后元孚仍被任命为冀州刺史的意思,所以还除后断句,排除选项D 故选C 15D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诸侯大夫死曰士死曰’”说法错误,古人对的称呼有着严格的规定,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的叫法也各不相同,绝对不能混淆。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也就是说是天子专用的;诸侯死则称为,秦汉以后也用于高级官员的死亡;大夫死叫;士人死则叫不禄;而只有平民百姓的死才能称为。不过,后来随着时代发展,这种情况也逐渐有所变化,其限制也不再那么严格。唐代时,二品以上官员死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以下以至平民百姓都称死。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称,皇贵妃以下到嫔、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 故选D 16D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D. 他巧妙避免了兄弟无礼带来的尴尬错,原文是说元孚为了想把酒拿回家,就把酒说成是自己的兄弟,

怎么能这样无礼,偷跑进大王家里,相对正坐,早些回家去吧,于是就把就带回了家。只是他把酒带回家的借口。 故选D
171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人见到元孚以后,都说:这是位能够成为当代楷模的人物,可惜我们这些人都已年老体衰,来不及看到了。
2)在这时士大夫们,都前去观看听演奏,没有不叹息佩服而返回。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1)句中,,都;,标准,这里指楷模,模范;此子当准的人物,判断句,这是位能够成为当代楷模的人物;,可惜;,一类人;衰暮,指年老体衰。
2)句中,于时,在这时;搢绅之士,指士大夫们;,没有咨嗟,叹息;,同,返回。【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元孚,字秀和,从小就有美名。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人见到元孚以后,都说:这是累升至尚书右丞。位能够成为当代楷模的人物,可惜我们都已年老体衰,来不及看到了。灵太后临朝听政,宦官干政,元孚便汇总了古今名妃贤后事迹,共四卷,上奏灵太后。改任为尚书左丞。后来,元孚被任命为冀州刺史。他劝告和督促民众致力农桑,州内称呼他为慈父,邻州叫他为神君。在这之前,冀州人张孟都等八人,都聚众山林,不听朝廷之命,州郡称他们为八王。元孚来到冀州以后,他们都请求到城里来,表示愿意以死为他效力。后来,冀州被葛荣攻破,元孚被葛荣抓住了。当时,元孚的哥哥元佑是防城都督,另一位哥哥子礼为录事参军。葛荣准备先杀害子礼,元孚请求让他先死,以救出子礼,他叩头直到流血,葛荣这才把子礼放了。葛荣又大举召集将士,商议处死他们。元孚兄弟各自诬陷自己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争着去送死,张孟都等几百人都叩头愿受死刑,请求留下使君性命。葛荣说:这些人真是魏国的忠臣义士啊。于是将一起拘禁的五百人都放掉了。葛荣之乱平定,回去后元孚仍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元颢到洛阳以后,任命元孚为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元孚把元颢送来的策反书信封好送到朝廷,皇帝很嘉许他。元颢被讨平之后,元孚被封为万年乡男。永安末年,乐器残缺,庄帝任命元孚监修仪器。元孚上表说:以前在太和年间,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乐器,用数十年时间,终于成功;太常卿刘芳请求另行营造,

很久以后才修成。又召集公卿大臣一起测量校正,看是不是合适,议论纷纷,无所适从,当时传旨,同时使用。往年大军入洛,戎马交加,所有乐器,丢失将尽。我到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人,说是承接以前留下的东西,器象异位,调律不和。我现在吹律以求声,叩钟以求音,去除繁杂,讨论并实际记录下来。现今钟磬的数量,各按十二架为定数。上奏后皇帝认为可行。在这时土大夫们,都前去观看听演奏,无不叹息佩服而返回。太傅、录尚书事长孙承业善解声律,特别又表示称很完美。元孚性格机智而又善于权变,喜爱喝酒,身材矮小且秃头。周文帝特别对他优待,曾经在室内放了十缸酒,另外又剩下一斛,上面都盖上了盖子,想要和元孚开玩笑。元孚正好进室内,一见便又惊又喜,说道:我家的兄弟们这样无礼,为什么偷跑进大王家里,相对正坐?应当早些回家去。于是,他把酒拿回家去了。周文帝见了以后拍手大笑。后来改任为太傅。去世时,皇帝亲临吊唁,百官们也都参加追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56ab21f2a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e9.html

《专题10 文言文常见考点:理解文章内容和归纳内容要点(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