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发布时间:2020-11-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谷跃青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引导学生学会在挫折中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2.文章前面写 “心乐之 ”,后面又写 “悄怆幽邃 ”,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 乐与忧。
教具准备
文章以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教师可以导游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把握课文内容。辅之以多媒体手段,将配乐范读、录像画面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 教学方法:
本文条理清楚,前后多处照应,充满诗情画意,可采用诵读法、讨论法、复述法、点 拨法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 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这位作家是谁 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
(彩屏显示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声屏显示朗诵录像。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 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 彩屏显示。
(1 A .篁竹(hu mg B •为屿(y u 清冽(li e 为堪(k a n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为坻(d 1 怡然(y i



C.亻叔尔(ch 翕忽(x 1 D .寂寥(1i a o 悄怆(chu mg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石头做底。 B .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怡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 •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3.自由朗读课文。(没人至少读两遍) 4•组内朗读、班内展示。
四、 疏通文意
差互(ch a 幽邃(su 1

1 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下见小潭(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日光下澈(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犬牙一样) 凄神寒骨(形容词使动用法,凄,使
……凄凉;寒,使 ……寒冷)
2 一词多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介词)
隶而从者(跟随,随从,动词)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约摸,副词)
明灭可见(能够,可以) 水尤清冽(清澈,形容词)
以其境过清(清静,冷清,形容词)
结合注释自行翻译、组内翻译、班内展示
五、 引导讨论,完成目标

彩屏显示以下问题。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请用译文回答。
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 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 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 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 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 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 骨,感到悲哀深沉。
5.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彩屏显示。
明确:发现小潭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记述同游 二、布置作业
导学方案 161 页基础巩固 1-6 小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 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 寄喻自己的心情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目标。
二、智勇大通关
1、字音
篁竹(hu dn g 清冽(li 为堪k an 差(c [互

为坻ch j 俶尔(ch ®
为屿(y u 翕(x )忽
go n
佁然(y 悄怆(qi a
o chu D幽邃( su



2、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似与游者相乐。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三、听读课文
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2、主要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
3、这些景具有怎样的特征?用了什么手法?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篁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
?
“隔”闻“ ”“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
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 “寂寥无 人”其“境过清
”埋下



伏笔。
(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 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 “移步换景
”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 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发现小潭
篁竹—一水声 ——小潭——青树 ——翠蔓
隔——闻—— 伐——取——见(动词准确 移步换景的写法
2、主要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 水、鱼、树、石、溪(水清、鱼乐、树青、石奇、溪活 (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
(2潭水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
(彩屏显示录像:潭水、游鱼画面。
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 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 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 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 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 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 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3 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 ?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 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 “佁然 ”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 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 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 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动静结合特写镜头
3、溪的特点是什么?用了什么写作手法?(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手法?
明确: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 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 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 物的特征。
小潭源流 溪身 斗折蛇形 —— 明灭可见 形象比喻 岸势 犬牙差互 —— 参差不齐
?运用了什么修辞
4、看到这些美景,作者的心情怎样呢:乐。那作者是不是一直是快乐的?齐读第四自 然段,小组讨论: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 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
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
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



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 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 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四、小组讨论
文章前面写 “心乐之 ”,后面又写 “悄怆幽邃 ”,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 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 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 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 (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 —— 寓情于景 五、总结全文
这篇山水游记散文,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的加以描绘,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 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悲凉之情。
本文不到 200 字,却写了潭、树、水、鱼、源头、岸势等,内容丰富。描写细致、生 动,特点突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行文呼应,结构完整。
六、布置作业
请写一篇写景的小作文,字数


150 左右。


七、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写作顺序

写作手法 移步换景



发现石潭

全景
|



潭中景物

特写镜头 侧面描写 动静结合


潭水 游鱼
(清澄)


(乐)

1
| 小潭源流

形象比喻 溪身: 折蜿蜒 岸势: 差不齐
忧(主调)

1



|
| 潭中气氛 寓情于景
记述同游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2f7adb3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33.html

《《小石潭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