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考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7-2018 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考高二(下)期末化
学试卷
副标题
题号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
11 小题,共 33.0 分)


总分
在空气中直接蒸干灼烧下列盐的溶液:
可以得到相应盐的晶体
结晶水 的是
可以含有
A.
2.
B. C. D.

下列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分子几何构型不正确的是(




A. CCl 4 C 原子 sp3 杂化,为正四面体形 B. BCl 3 B 原子 sp2 杂化,为平面三角形 C. H2S 分子中, S sp 杂化,为直线形 D. CS2 C 原子 sp 杂化,为直线形
3.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 W X Y Z 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R

A. W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 Y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B. X 元素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C. p 轨道上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 Z 元素
D. Y Z 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 R 原子的相同
4.
已知 FeCl3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街: Fe3++3H 2O? FeOH 3+3H + ,下列操作能使 FeCl3 的水解程度增大且溶液的酸性增强的是(





A. 加入 FeCl3 固体 C. 加入少量浓盐酸










B. 加水 D. 升温


5. 在一定条件下, 3mol A 1mol B
发生如下反应: 3A g +B g


?
2L 的密闭容器中,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
xC g +2D g2min
末该反应达到平衡, ),


-1生成 0.8mol D ,并测得 C 的浓度为 0.2mol ?L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x=1


B. 2 min A 的反应速率为
0.6 mol?L-1 ?min -1
C. B 的转化率为 40%
D. 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则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6. 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

杂化,且没有形成
π
键的是(


A. BeCl 2
7.
正确的是()




B. CO2

C. CH CH D. BF3




新型液氨 -液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
A. 电极 1 为负极

B. 氨气在电极 1 上发生还原反应

1页,共 18



2 经负载流向电极 1 C. 电流由电极
D. 电极 2 的反应式为: O2+4e-+2H 2O=4OH -






8. 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B. 反应物的热效应与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
C. 已知中和热 H=-57.3 kJ/mol ,则 1mol H2SO4 1mol Ba OH2 的反应热 H=2× -57.3 kJ/mol

D. AgNO 3 溶液中通入少量 HCl 气体,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增强
下列溶液均处于 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9.



pH=8 Ba OH 2

10. 下列与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将醋酸溶液加水稀释 1000 倍, pH 增大 3 B. pH=13 NaOH 溶液与 pH=1 的盐酸混合后,一定有 cH + =c OH -

c OH- )均为 1×10-3mol ?L-1 C. pH 均为 3 的盐酸和 FeCl3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D. 溶液和 pH=8 的氨水中,由水电离的 cOH- )均为 1×10-8 ? -1


mol L









A. 放热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D. 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均为动态平衡
11. 化学平衡常数( K )、电离常数( K aKb)、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
)、溶度积常数 K sp)等常数是表示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有关,与催化剂无关
B. K a HCN )< K aCH 3COOH )说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的强
C. 当温度升高时,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 K a K b)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均变大 D. 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等体积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
K sp BaSO4)> K sp BaCO3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2.0 分)
12.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 g+H 2O g? CO2 g+H2 g),其化学平衡常数 K 和温度 t 的关系如下表:
先产生 BaSO4 沉淀,

t K
700 1.67

800 1.12

830 1.0

1000 0.59




1200 0.38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______
2)该反应为 ______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______


B .混合气体中 c CO)不变
D c CO2 =c CO
C υ正( H2 =υ逆( H 2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 CO2?c H2=c CO?c H 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______℃。 13. 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
500mL 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

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 A 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 B 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 B 极板的名称及反应式: ______ 2)写出电解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______



2页,共 18



3)若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 称量、电极增重 1.6g。电解后溶液的 的状态,则需加入 ______ (填化学式)。
A 电极,洗涤、干燥、
pH ______;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



14. 硫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己知 25℃时: Ss +O 2g =SO2 g H=-akJ ?mol -1 2SO2 g +O2 g? 2SO3 g)△H=-b kJ ?mol -1
写出 SO3g)分解生成 O2g)与 S s)的热化学方程式: 2)研究 SO2 催化氧化生成 SO3 的反应,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甲图是 SO2 g)和 SO3 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反应从开始到平衡时, O2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
______


②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0mol SO 2 g)和 10mol O 2 g),O2 的平衡转
P1 P2 的大小关系是
K A ______K B
化率随温度( T)、压强( P)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 (“<”“>”或“ =”表示)。
P1______P2(“>”“<”或“ =”),A B 点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
15. 已知 A B CD 均为周期表前 4 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子, D 为前四周期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1)① A B C 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②写出 A D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2)基态 C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______
______
A 的基态原子的
所有 p 轨道电子总数比所有 s轨道电子总数少 1C 的基态原子的 2p 轨道有 1 个未成对电

DA 3,其晶体类型是 ______晶体
3)灼烧含元素 D 的盐,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其

原因 ______
4)化合物 BC 2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 ______,其的空间构型 ______
16. 已知: A .金刚石、 B MgF 2 C NH 4Cl D NaNO 3 E.干冰、 F.固体碘,填写下列空白。(用序号填写)
1)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 ______ ,熔化时只需破坏共价键的是 ______,熔点最
低的是 ______
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




2)意大利罗马大学的 Fulvio Cacace 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
N4分子。


N4 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 1mol N-N 键吸收 167kJ 热量,生成 1mol N≡N
H=______ kJ mol -1 942kJ 1molN N
4 生成 2 放出 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 ?
350mL 0.50mol/L 的盐酸与 50mL 0.55mol/L 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从实验装置上看, 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______,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 ______。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 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页,共 18

4页,共 18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A
【解析】
解:① Fe SO )加热时虽发 生水解,但硫酸难挥发,加入溶液可生成 Fe
2

4 3 2
SO ),故正确;
4 3

Na2CO3 水解生成 氢氧化钠,但氢氧化钠不稳定,在空气中仍生成碳酸 钠,故正确;


AlCl 3 溶液水解生成 氢氧化铝和盐酸,盐酸挥发,氢氧化铝最后生成氧化 铝,故错误;
NaHCO3 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碳酸 钠,故错误;故选:A


加热盐溶液,可以得到相应盐的晶体,则说明在加热过程中盐性质温度,不分解,如盐发生水解的 话,水解生成的酸为难挥发 性酸,以此解答该题。本题考查盐类的水解以及元素化合物知 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


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考
查,注意把握盐类水解的原理、规律和应用,难度

不大。
2.【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原子杂化方式判断及分子空 间构型判断,明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原理是解本 题关键,易错点是孤电子对个数计算方法,题目难度不大。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 =σ键个数 +孤电子对个数,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中心原子 杂化方式及分子空 间构型,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A. 该分子中 C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 =4+ =4 且不含孤 电子对,根据价
3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知,该分子中 C 原子采用 sp 杂化、为正四面体形,故 A 确;



层电
个数 =3+ B. 分子中 B 原子价

5页,共 18

=3 不含孤 ,根据价


2电子对互斥理论知,该分子中 C 原子采用 sp 杂化、为平面三角形,故 B 正确;


C.该分子中 S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 =2+
层电



=4 且含有 2 个孤电子对,根据
3 互斥理 知, 分子中 S 原子 化方式 sp 杂化,为 V 形,故C
错误;


D. 该分子结构式为 S=C=SC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 2 且不含孤 电子对,根据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知,该分子中 C 原子采用 sp 杂化,为直线形分子,故 D

正确。

故选 C


3.【答案】 B
【解析】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 X FW PY SR Ar Z Br



A P 3p 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则 W 元素的第一 电离能大于 Y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 A 错误;


B.非金属性越 强,电负性越大,则 X 元素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故 B 正确;Cp 能级有 3 个轨道,最多 3 个未成对电子,则 p 轨道上未成 对电子最多的是


W 元素,故 C 错误;
DZ 的阴离子有 4 个电子层,Y 的阴离子与 R 原子均为 3 个电子层,电子层结构不同,故 D 错误;


故选:B


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 X FW PY SR Ar Z Br


A P 3p 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 B.非金属性越 强,电负性越大;
Cp 能级有 3 个轨道,最多 3 个未成对电子;
DZ 的阴离子有 4 个电子层,Y 的阴离子与 R 原子均为 3 个电子层。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


6页,共 18


律为解答的关 键,侧重分析与 应用能力的考 查,注意选项 A 为解答的难点和


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 D
【解析】
解:A 、加入氯化铁固体,氯化铁溶液浓度增大,即溶液变浓,则氯化铁的水解程度减小,故 A 错误;


B、加水稀释,氯化铁的水解平衡右移,水解出的 氢离子个数增多,但浓度减 小,即酸性减弱,故 B 错误;


C、加入浓盐酸,则氢离子浓度增大,水解平衡左移,水解被抑制,氯化铁的水解程度减小,故 C 错误;


D、盐类水解吸热,故升高温度氯化铁水解平衡右移,水解程度增大,水解出


的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酸性增 强,故D 正确。


故选:D




使 FeCl3 的水解程度增大,即使水解平衡右移,而酸性增 强,即不能通过降低 氢离子浓度使平衡右移,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注意水解 过程是吸热反应,根据平衡




行分析即可,本5.【答案】 B
【解析】
动进题难 度不大.
解:A.2min 内生成 nC=0.2mol/L ×2L=0.4mol ,同一个方程式中同一段 时间内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 计量数之比,则 CD 计量数之比

=x 2=0.4mol0.8mol=12x=1,故A 正确;

B.2min D 的平均反 应速率 =


=0.2mol/L min ),同一个方程式中同一
vD=
段时间内各物质的化学反 应速率之比等于其 计量数之比,则 vA =


×0.2mol/ L min=0.3mol/L min ),故B 错误;





C.2min 内生成 0.8molD 消耗 nB= nD= ×0.8mol=0.4mol B
7页,共 18


转化率=
=



×100%=40%,故C 确;



压强

D.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物 的量与其 成正比,根据 A 知,x=1
压强 压强 变时
后气体 量数之和减小, 前后气体 减小,当 正逆反

,故D 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 确;
故选:B
A.2min 内生成 nC=0.2mol/L ×2L=0.4mol,同一个方程式中同一段 时间内参 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 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 x B.2min D 的平均反 应速率 =






=0.2mol/L min ),同一个方程式中同一
段时间内各物质的化学反 应速率之比等于其 计量数之比,则 vA = vD);
C.2min 内生成 0.8molD 同时消耗 nB= nD= ×0.8mol=0.4mol,则 B 转化率=








D.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物
压强
的量与其 成正比,根据 A 知,x=1
后气体计量数之和减小,则压强减小。


化学平衡 算, 重考 判断及 算能力,把握基本公式、平衡状

,注意:只有反 前后 判断方法、各个物理量与 量数的关系是解本

的物理量才能作 平衡状 判断 准, 度不大。 6.【答案】 A
【解析】





解:A BeCl2 Be 原子最外 层只有 2 个电子,和 2 Cl 形成 2 个共价单键,
所以 Be 原子杂化方式为 sp 杂化,且没有 π键形成,故 A 正确; B.该分子结构式为 O=C=O,该分子中含有 2 π ,故B 错误;
CCH CH 分子中 C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 2,则 C 原子采用 sp 杂化,但该分子中存在 2 π键,故C 错误;


2DBF3 分子中 B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 3B 原子采用 sp 杂化,故 D 错误;故选:A


8页,共 18


中心原子的 杂化方式为 sp杂化,且没有形成 π键,说明中心原子最外 层只有 2


个电子,只形成 2 个共价单键,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杂化方式判断,明确分子 结构及原子 杂化方式判断方法是解本


题关键,熟练掌握常见分子的结构式,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 B
【解析】
解:A .根据图知,电极 1 N 元素化合价由 -3 价变为 0 价,说明该电极上失电


子发生氧化反 应,则电极 1 是负极,故 A 正确;


B.根据 A 知,该电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 应,故B 错误;
C.电极 1 是负极、电极 2 是正极,电流从正极 电极 2 经负载流向电极 1,故C

正确;


D.碱性电池中,电极 2 氧气得电子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 --式为 O2+4e+2H2O=4OH,故D 正确; 故选:B


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氨气的 电极 1 是负极、通入氧化剂氧气的电极 2 是正极,


2NH
知, 极反 3 2 2 溶液呈碱性,根据 --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是燃料燃 烧的化学方程 式:4NH 3+3O2=2N2+6H2O,据此分析解答。
-+6OH-6e=N +6HO
-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 规律:负极上通入燃料, 正极上通入氧化 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与电解质特点有关,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 B
【解析】
解:A .反应速率的大小与 现象无关,如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但反应迅速,


A错误;


B.催化剂只降低活化能,但不改 变反应热,故B 正确;
C.中和热是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 1mol 水和可溶性 盐释放的能量,而
9页,共 18




1molH 2SO4
1mol BaOH)反应不只生成 2mol 水,还生成硫酸 钡沉淀,实
2

际释放的能量超 114.6kJ,故C 错误;
D.向 AgNO 3 溶液中通入少量 HCl 气体,有 AgCl 白色溶液,溶液的体 积基本 不变,可移动的阴阳离子数目也基本不 变,则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 变,故D




误;


故选:B


A .反应速率的大小与 现象无关; B.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热; C.1molH 2SO4
1mol BaOH)反应生成 2mol 水和 1mol 硫酸钡沉淀;
2

D.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有单位体积内可自由移 动的阴、阳离子数目决定。本题考查较为综 合,涉及反应热、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判断等知 识,为高频考


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相关基 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中等。


9.【答案】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 电离平衡,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电离平衡及


其影响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 pH 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


的分析能力及 综合应用能力。

【解答】


A. 将醋酸溶液加水稀 1000 倍,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稀释后溶液中 氢离子
-3浓度大于 10 倍,则稀释后溶液的 pH 减小 3,故 A 错误;


B.pH=13 NaOH 溶液与 pH=1 的盐酸混合后,缺少溶液体 积,无法判断混合+-液溶液中 cH)、cOH)大小,故B 错误;

C. pH 均为 3 的盐酸和 FeCl3 溶液中,前者抑制了水的 电离,由水电离的 c --11-1-OH)均为 1×10mol?L,后者促进了水的电离,由水电离的 cOH-3-1均为1×10mol?L,故 C 错误;


10 页,共 18


D.pH=8 BaOH)溶液和 pH=8 的氨水都抑制了水的 电离,两溶液中的氢离
2

--8-1子是水电离的,则由水电离的 cOH)均为 1×10mol?L,故 D 正确。


故选 D


10.【答案】 B
【解析】
解:A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 应总能量的反 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所以放热反应中生成物 总能量一定低于反 应物总能量,故 A 正确;B.反应速率与反 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无关,反应速率与反 应物本身的性 质及外界条件有关,故 B 错误;


C.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所以盖斯定律 实质上是 能量守恒定律的体 现,故 C 正确;


D.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等在平衡 时正逆两个 过程仍在进行, 两个方向的速率不 为零,是动态平衡,故 D 正确;故选:B


A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 应总能量的反 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


B.反应速率与反 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无关;
C.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
D.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等在平衡 时正逆两个 过程仍在进行,是动态平衡.


本题考查化学变化特征、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盖斯定律等,比较基础,注意


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11.【答案】 C
【解析】
解:A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 浓度、压强、催化剂无关,故 A 错误;


B.二者都是一元酸,浓度相同时,电离常数越小,说明电离程度越小,氢离
11 页,共 18


子浓度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弱,故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弱,故 B 错误;


C.弱酸、弱碱和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电离,弱酸、弱碱 和水的离子 积的电离常数(KaKbK W ))变大,故 C 正确;
D.溶解度越小越先沉淀,二者 结构相似,溶解度越小,溶度积就越小,故 Ksp BaSO4)<KspBaCO3),故D 错误;




故选:C

A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B.二者都是一元酸,浓度相同时,电离常数越小,说明电离程度越小,氢离 子浓度越小;


C.弱酸、弱碱和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电离;
D.溶解度越小越先沉淀,二者 结构相似,溶解度越小,溶度积就越小。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溶度积等,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各种常数


表达式的 书写与影响因素。

12.
【答案】

;放热; B C 830
【解析】



解:(1):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故答案为:



2)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越小, 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


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 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


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3A .容器中压强一直不变,故错误;


B .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说明正逆反 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 态,故正确;C.υ正(H2=υ正(H2O=υ逆(H2O),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D cCO2=cCO),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故错误;
12 页,共 18


故选:BC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则平衡常


K=1,则此时的温度为 830℃,故答案为:830


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到达平衡 时,生成物的浓度系


数次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系数次 幂之积,固体、纯液体不需要在化学平衡常数中写出;

2)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越小, 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


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 热反应方向移动;


3)可逆反应到达平衡 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各 组分的浓度、含量保


持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 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 应随反应进行发生


变化,该物理量由 变化到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则平衡常

K=1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有关 计算、平衡状态判断、平衡常数及其 应用,注意判断


平衡的物理量 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 变化到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


-
2+
+
13.【答案】 阳极; 4OH -4e =2H 2O+O 2↑; 2Cu +2H 2O 2Cu+O 2 +4H 1 CuO
【解析】
解:(1A 电极上有红色固体生成,该固体为 Cu,说明该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


原反应,为阴极;则 B 为阳极,阳极上生成无色气体,为氧气,则 B 电极上氢氧


-根离子放 电生成氧气,B 电极反应式为 4OH-4e=2H2O+O2↑,--故答案为:阳极;4OH-4e=2H2O+O2↑;


-2)该电解池中阴极上 铜离子放电、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 电,同时电解质溶液

2+中还生成氢离子,则电池反应式为 2Cu



+2H2O
2Cu+O2
+
+4H
13 页,共 18


2Cu故答案


2+

+2H2O
+
2Cu+O2 +4H
+
2+ +
3)根据2Cu +2H2O

2Cu+O2 +4H知,溶液中 nH =2nCu=2×
+=0.05mol,则(H =0.05mol ÷0.5L=0.1mol/L ,则溶液的 pH=1,该电解


池中实际上相当于析出 CuO,如果要使溶液恢复原状,应该采用 “析出什么加


入什么 ”的原 则,所以要使溶液恢复原状,应该加入 CuO


故答案为:1CuO


1A 电极上有红色固体生成,该固体为 Cu,说明该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


应,为阴极;则 B 为阳极,阳极上生成无色气体,为氧气,则 B 电极上氢氧根离


子放电生成氧气;


2)该电解池中阴极上 铜离子放电、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 电,同时电解质溶液


中还生成氢离子;

3)根据2Cu

2+


2Cu+O2
+ Cu 和氢离子关系 计算溶液的 pH
+2H2O
+4H
该电解池中实际上相当于析出 CuO,如果要使溶液恢复原状,应该采用 “析出 什么加入什么 ”的原 则。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及知 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各个


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易错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

14.【答案】 SO3 g? O2 g +S s)△H=+ a+ KJ?mol -1 0.375mol/ L?min);


<;< 【解析】
解:(1)已知25℃时:① O g+Ss)═SOg)△H=-akJ?mol
-1
2
2

-1 O2g+2SO2g? 2SO3g)△H=- bkJ?mol



盖斯定律 算(① +② × )得到 化学方程式, O2g+Ss? SO3g)△H=- a+ KJ?mol-1
14 页,共 18




反转方向得到 SO3g)分解生成O2g)与Ss)的热化学方程式 SO3g? -1O2 g+Ss)△H=+ a+ KJ?mol

故答案为:SO3g? O2g+Ss)△H=+a+ KJ?mol-1



2)① 甲图是 SO2g)和SO3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三氧化硫浓度变化
7.5mol/L ,消耗氧气物质的量浓度= 10 分钟,氧气表示的反应速率 =
mol/L=3.75mol/L ,达到平衡状态时间
=0.375mol/L?min),


故答案为:0.375mol/L?min);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0molSO2g)和l0molO 2g),O2 的平衡 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温度一定压强越大平衡正向进行,O2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 P1 P2 的大小关系 为:P1P2,随温度升高,


氧气转化率减小,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A C 点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 B


温度低平衡正向 进行,平衡常数大,则 A B 三点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 K A




K B
故答案为:<;<。
1)已知25℃时:① O g+Ss)═SOg)△H=-akJ?mol2
2
-1


-1 O2g+2SO2g? 2SO3g)△H=- bkJ?mol

盖斯定律 计算(① +② × )得到热化学方程式,反转方向得到 SO3g)分解生成 O2g)与Ss)的热化学方程式;



2)① 甲图是 SO2g)和SO3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三氧化硫浓度变化
7.5mol/L ,消耗氧气物质的量浓度= mol/L=3.75mol/L ,反应速率 v=
② 反应前后气体物 质的量减小,一定温度下,增大 压强平衡正向 进行,平衡 常数随温度 变化。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


15 页,共 18


生的分析能力和 计算能力,题目涉及 热化学方程式的 书写,盖斯定律的 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题目难度中等。

15.【答案】 ON F;离子; 2s22p5;灼烧时钾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能量较低

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 再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时, 能量以特定波长的光的形 式放出,因而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解析】
sp3V

解:A BCD 均为周期表前 4 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D 为周期表前四周期中 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则 D K 元素;A 元素原子的核外 p 轨道电子数


223 s 轨道电子数少 1A 原子核外 电子排布为 1s2s2p,则 A N 元素;C 基态原子 2p 能级有 1 个未成对电子,且 C 的原子序数大于 A ,其原子核外电


225子排布为 1s2s2p,所以 C F 元素;B 的原子序数介于 NF 之间,只能 O 元素,

1)① 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 电离能呈增大 趋势,氮元素 2p 能级


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 邻元素,故 NOF 三种


元素的第一 电离能由小到大的 顺序为:ONF


- DA 3 KN 3KN 3 为钾离子和 N3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
为离子



晶体,
故答案为:O N F;离子;
252C F 元素,原子序数为 9,其价层电子排布式 2s2p

5故答案为:2s2p


23D K 元素,灼烧钾盐时钾 原子中的 电子吸收能量后,从能量 较低的轨道


跃迁到能量 较高的轨道,再跃迁回能量 较低的轨道时,能量以特定波长的光


的形式放出,因而火焰呈 现特殊的颜色,


烧时钾故答案 :灼 原子中的 子吸收能量后,从能量 低的 迁到能

量较高的轨道,再跃迁回能量 较低的轨道时,能量以特定波长的光的形式放


出,因而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4)化合物BC2 OF2,中心原子 O 形成 2 O-F 单键,含有 2 对孤对电子,
16 页,共 18


3杂化轨道数为 4,采取 sp 杂化,其空间构型 V 形,3故答案为:spV 形。


A BCD 均为周期表前 4 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D 为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则 D K 元素;A 元素原子的核外 p 轨道电子数比 s


223轨道电子数少 1A 原子核外 电子排布为 1s2s2p,则 A N 元素;C 的基态


原子 2p 能级有 1 个未成 对电子,且C 的原子序数大于 A ,其原子核外电子排


225布为 1s2s2p,所以 C F 元素;B 的原子序数介于


NF 之间,只能为 O
素,据此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为解答


关键,注意掌握原子轨道杂化方式的判断方法, 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


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16.【答案】 EF A E CD -882 环形玻璃搅拌棒

【解析】
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
解:(1)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 键、活泼金属和活 泼非金属元素之 间易形


成离子键,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之 间存在离子 键;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


间作用力而不破坏化学 键;原子晶体熔融时破坏共价 键,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这几种物质中只含共价 键的是 AEF,只含离子键的为 B,含有离子键和共价


键的是 CD

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A 、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EF、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BCD

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 键的是 EF,熔化时只需破坏共价 键的是 A ,熔点最低的

E

晶体中既存在离子


又存在共价
故答案为:EFA ECD
的是 CD
2)△H=反应中吸收的 总热量 -放出的总热量=6×167-2 ×942


kJ/mol=-882kJ/mol
17 页,共 18


故答案为:-882


3)该实验中还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混合溶液使溶液混合均匀;泡沫有


保温性能,所以其作用是保温隔 热,防止热量散失;大烧杯上如不盖硬 纸板,


会导致部分热量散失,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偏小。


1)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 键、活泼金属和活 泼非金属元素之 间易形成


离子键,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之 间存在离子 键;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


作用力而不破坏化学 键;原子晶体熔融时破坏共价 键,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2)△H=反应中吸收的 总热量 -放出的总热量;


3)该实验中还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泡沫有保温性能;大烧杯上如不盖硬


板,会导致部分热量散失。


本题考查化学键判断、中和热的测定、反应热的计算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结




构、化学反应原理、反应热的计算方法是解本 题关键,注意:N4 分子中含有 6
N-N 而不是 4 个,为易错点。
18 页,共 18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411da87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9.html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考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