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1-01-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doc(8
一、选择题
1西汉王朝不断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设置 A.西域都护
B.刺史
C.郡守
D.县令
2考古人员在洛阳平原发掘出一座都城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这座都城遗址应是 A.二里头遗址
B.殷墟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3某同学出一期板报,其关键词有“夏朝建立”“盘庚迁殷”“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等,由此可知,其板报主题最有可能是 A.远古时期的传说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华开国五千年”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 程?
B.尧
C.舜
D.禹
5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下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
4孙中山在某祭文中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这里,孙中山认为“中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D.南方人口增多
7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西晋 A.蚁鼻钱
B.刀形币
B.西汉→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东晋 C.圆形方孔钱
D.铲形币
8假如你穿越到统一后的秦朝去买东西,你应该带哪种货币才行?
9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格局,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
①民族融合的作用 ②分裂中孕育的统一因素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对外交往的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观察《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下列信息不能从中获得的是


A.起义爆发地点 B.政权建立地点 C.起义的领导人 D.起义发生时间
11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跨世纪大辩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的急剧变化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A.秦朝
B.西汉
B.私学兴起,人才辈出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C.东汉
D.明朝
12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
13“以六躯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解之幕。……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 A.贾思勰 A.商朝 C.西汉
B.祖冲之
C.胡昭 B.西周 D.东汉
D.顾恺之
14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15毛泽东曾说:“人常说秀オ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文景之治
B.楚汉之争
C.光武中兴
D.大一统
16A.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选择题}{适用范 B.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C.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A.草木皆兵 A.牧野之战
B.卧薪尝胆 B.八王之乱
D.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C.投鞭断流 C.五胡内迁
D.东山再起 D.淝水之战
17成语是中华文化中璀璨的明珠.下列淝水之战无关的成语是
18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几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 19“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诗中描述的现象开始出现于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20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时间
A.统治阶层强征暴敛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领导人 C.口号 D.作用
21“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了东汉中后期怎样的政治状况
B.统治阶层骄奢淫逸 D.诸侯国起兵叛乱
22“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周杰伦这首“中国风”歌曲中出现的画面应该是(
A B
C D
23下表中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代表人物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庄子
主要思想 仁政,民贵君轻 顺应自然,精神自由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兼爱非攻,选贤任能



AA
BB
CC
DD
24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作品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A B
C D
25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侧考古发现的实物是在殷墟发现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它是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C.它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D.它记载了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
二、材料综合题
26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1)材料中的“商君”指的是谁?他在哪一年进行了变法?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君”变法的哪项措施从根本上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
3)简述“商君”变法的作用。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4)材料二提及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改革?材料中体现的是这次改革的哪项措施?这次改革有何意义?
5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
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据材料一,你推论修建长城的是哪一个“皇帝”?他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修长城的看法。
2)观察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民族的交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民族关系演变的总趋势。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中期以来,北方人口南迁将复栽技术带入南方,并在此基础上开启秧播技术,南方土地利用率从原来的50%提升至100%。宋代,南下移民在向南方扩展冬小麦种植范围的同时,发展了稻麦轮作制,将农作物种植从原来的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进而将土地利用率从100%提升至200%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农业地理》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中期以来南方土地利用率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述宋代棉花推广的路线,并概括宋代茶树种植业发展的表现。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宋代农业发展的特征。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发掘于洛阳的二里头遗址,不仅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群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反映了夏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故A符合题意;殷墟遗址在今安阳、河姆渡遗址在今浙江、半坡遗址在今陕西,故BCD排除。故选A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为了躲避水患,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周平王迁洛邑之后,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号令,春秋时期,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诸侯争霸战争频发;春秋时期,铁制农具与牛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封建生产关系,故板报主题最有可能是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故B符合题意;远古时期的传说与题干无关,故A排除;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故D排除。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夏商周的时代特征,逐一分析各选项。
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轩辕可知,黄帝名轩辕。传说中的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为人类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A符合题意;尧、舜、禹与题干无关,故BCD排除。故选A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关键信息“汉代”,再结合给出图片中的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制作流程可知,图中展现的是东汉时期的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这种纸很便宜,质量高,原料又很容易找到,所以逐渐被普遍使用,所以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6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江南经济的开发原因的理解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战乱,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民族间的关系逐渐融合起来,其中把小麦等的种植方法也带去了南方,这样,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栗米饭等北方食品,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融合
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材料“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反映的是秦朝建立和灭亡。材料“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反映的是西汉的建立和灭亡。材料“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反映的是东汉的建立和灭亡。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把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使用的货币,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是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排除,故选择C

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对外交往的加强与社会统一无必然关系,故含有④的C不合题意;三国两晋南北时期,虽然北方战乱频繁,但是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北方社会的安定;汉人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所以这一时期也存在民族融合、统一、发展等积极因素,故D符合题意;AB包括不全面,排除。故此题选D
1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可以得出的信息有,起义爆发地点、政权建立地点、起义的领导人。选项D起义发生时间在地图中没有展现出来,故D符合题意;选项ABC的信息能从地图中获得,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故A符合题意;BC属于客观原因,排除;D属于跨世纪大辩论的影响,排除。故选A
1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故选A
1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以六躯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解之幕。……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可知这是圆周率的计算方法,“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可知与祖冲之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的祖冲之,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割圆术”在世界上
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选项B符合题意;贾思勰是北朝时著名的农学家,胡昭是三国时期书法家,顾恺之是东晋时的著名画家,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殷、青铜冶炼、甲骨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墟是商朝的都城所在地,商朝的建国者是商汤,后来盘庚迁都到殷,商的都城稳定下来;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
1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武帝统治时期期,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合并郡县,裁剪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选项C符合题意;文景之治是西汉初期文帝、景帝时期,A排除;楚汉之争、大一统,与题干内容不符,BD排除。故此题选C
1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学会使用和长期保存火种(天然火),使用打制石器。选项A符合题意;种植水稻是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是原始农耕生活的居民,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因此选项BCD排除。故选A
1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卧薪尝胆出自吴越争霸,和淝水之战无关,选项B符合题意;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淝水之战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时期,手握重兵的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有八个王国起兵叛乱,相互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史称“八王之乱”,选项B符合题意;牧野之战发生在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期,选项A不符合题意;五胡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选项C不符合题意;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时期,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往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D
2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与黄巾起义无关,C符合题意;ABD三项都与黄巾起义的内容相符,排除,故此题选择C
2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出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朽,社会混乱、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政治状况。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兰亭临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是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
题意;故选C
2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C合题意;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的是孟子,A不符合题意;主张顺应自然,精神自由的是庄子,B不符合题意;主张兼爱非攻的是墨子,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书法是由汉字的书写而发展来的艺术。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故C项正确;A是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排除AB属于篆书;D是楷书,均排除。故选C
2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所给信息下列考古发现的实物是在殷墟发现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和图片信息可知,该文字是甲骨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对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有重要价值,它记载了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B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该说法不准确,研究商周的历史甲骨文不是唯一途径,出土文物也是研究途径之一,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是对甲骨文的正确描述,不符合题意;故选B
二、材料综合题

261)商鞅:公元前356
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北魏
解析:1)商鞅:公元前356 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
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鲜卑姓为汉姓(改汉姓);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不能固步自封,否则会被历史淘汰;我们要有坚韧不拨、不屈不挠、勇于直前、锐意进取的精神等,不能因循守旧。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君”就是商鞅,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废井田,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这一措施使秦国从根本上确立了封建制。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由材料“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反映的改革措施是改鲜卑姓为汉姓。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不能固步自封,否则会被历史淘汰;我们要有坚韧不拨、不屈不挠、勇于直前、锐意进取的精神等,不能因循守旧。
271)秦始皇或赢政;目的:抵御匈奴;看法: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2)意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
解析:1)秦始皇或赢政;目的:抵御匈奴;看法: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2)意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3)总趋势: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应该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击退了游牧部落”“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皇帝”指的是秦始皇。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修筑了长城。根据材料“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我认识到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2)根据材料二 “穿汉族服饰的少数民族贵族”“西汉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结合所学知识,不同民族的交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3)根据材料一秦始皇修长城防御匈奴到材料二民族融合,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民族关系演变的总趋势: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等。
281)变化:提高。(“增加”、“提升”等亦可)
原因:技术推广(复栽技术、秧播技术、稻麦轮作制的推广);北方人口南迁。(若答“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亦可) 2)路线:由海南到广东、福建再向北推进
解析:1)变化:提高。(“增加”、“提升”等亦可)
原因:技术推广(复栽技术、秧播技术、稻麦轮作制的推广);北方人口南迁。(若答“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亦可)
2)路线:由海南到广东、福建再向北推进至江淮和川蜀一带。(答“由海南向北推进至江淮和川蜀一带”或“由广东、福建向北推进至江淮和川蜀一带”亦可。若答“由南向北推进”给分)
表现:产地增加(种植产地面积扩大);产量提高;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答对其中2点即可)
3)特征:南方农业发展。(若答“经济重心南移”亦可,若答“发展迅速”给分) 【解析】 【详解】
1)根据南方土地利用率从原来的50%提升至100%的信息可知,唐中期以来南方土地利用率的变化是土地利用率提高;根据北方人口南迁将复栽技术带入南方,并在此基础上开启秧播技术可得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技术推广、北方人口南迁。
2)依据材料图片的内容可知,宋代棉花推广的路线是由海南到广东、福建再向北推进至江淮和川蜀一带;从产地和产量的数据表现可以看出,宋代茶树种植业发展的表现是产地增加,产量提高,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3)结合材料的信息可知,宋代农业发展的特征是南方农业发展,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d28d72abf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f.html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