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

发布时间:2020-07-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原稿)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文章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推敲、揣摩、品味小石潭的特点 2.仔细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感悟作者贬谪后的孤凄悲凉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的特征移步易景的写法 2.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1.借助背景相关的《江雪》,导入文本
学生背诵柳宗元的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分析指出这首诗中最能表现作者心境的是哪些字,并结合这首诗的意境说明原?
(表现作者心境的是两个字在孤寂、冷清、高远宏阔的背景下,诗中的主人公在钓寒江雪”,这就是诗人当年参与改革失败被贬时的心情写照前人说远在江湖砺心志,古来贬官多妙文:柳宗元被贬永州做司马期间也写了诸多的优秀作品,代表作有《永州八记》等名篇本文是《永州八记》之一,这些作品中作者借景抒怀,与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2.指导学生阅读初步把握文意:
1)教者范读,引领正音 (要求:学生在文中圈出易错、难读的字) 2)学生自由朗读,揣摩理解文意(读出感兴趣的内容,读出疑惑问题) 3)学生自主阅读助读提示:
①作者及随行人员砍伐竹子的原因是什么?(清脆悦耳的水声,带来的内心的喜悦,向往是伐竹的动力)
②文章都描写了哪些与小石潭相关的景物?(设计此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本:抓住水、石、树、鱼、源、岸、环境等特点深入领会文意) ③作者在对哪些景物的观察描摹上感受到了愉悦?(水声、游鱼)
④作者对本次游览的总体感受怎样?(用原文语句回答)(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深入文本,细读小石潭:
(1指导学生深入文本,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讨论探究
①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怎样?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请找出
(循声而至,砍竹成路,下见小谭;用"""""""""'等动词) ②从伐竹这个细节中你感悟到了那些?

(发现了这里人迹罕至无路可走;发现了作者喜悦之高、兴趣之大,克服重重困难也要觅得小潭)
③小石潭的全貌怎样?
(潭底为整块石头,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巨石,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④请你依据文章内容概括出课文是按找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⑤文章在写景中用了什么写法?(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⑥潭水和游鱼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潭水之清和游鱼之乐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仅仅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水准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不过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天空的时候,着一鸟而让观者感知天空的辽阔高远,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烘托的写法)
⑦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幻化到鱼儿身上,仿佛鱼儿也会像人那样感到快乐似的)
⑧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那些特点来写的?使用了那些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蜿蜒、曲折,小溪的或明或暗,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动静结合,准确地抓住景物的特征实行描写) ⑨文章后部分的凄寒的感受与上文中的对比鲜明,你是怎样体会这种情感的变化?(这种情感变化足以说明,作者被贬谪的悲凉是他心中的主调,寄情山水的欢乐仅仅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便显露出来设计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矛盾中发现人物的内心情感,领会文章感情所在) 4.总结拓展 ①总结全文
王国维说以自身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极富作者的生活个性,化了的山水他描绘小石潭的石、水、光影、游鱼、树木,着力渲染出了凄寒幽邃的神韵,抒发了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传神的描写,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学习 ②拓展延伸: 关于崔氏二小生:

柳集旧注:崔简之子也据柳宗元《故永州刺史流配驩州崔君权厝志》旧注:崔君名简,字子敬又文中夫人河东柳氏句下注:简娶公之姊据此,则崔氏二小生当为柳宗元的外甥 ③附: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 ———— 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修改后)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了解”“”“的不同用法。 2.了解作者及文体。
3.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背诵课文。 (二)水平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增强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及艺术风格。 2.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的写作特点,学会鉴赏情致化的景物描写。 (三)德育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引导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景物,从平凡中发现美,从而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理解文中作者悲凉凄苦的情怀,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二、、教学重点
1.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特别注重文中描写潭中游鱼的文字。
2.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思想情感,重点注重第四段,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 3.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1.树、石、水、鱼的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2.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见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对此该如何理解?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鉴赏的主体。 2.讨论点拨法。在讨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纠正理解的偏颇,补充缺漏。
3.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的意境美,进而激发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情感。
4.延伸拓展法。联类引申,整理归纳已学过的山水名句名篇,综合鉴赏写景的妙处,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5.品读鉴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水流动的声音,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联想到了什么。
柳宗元在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后,发现了一个小潭,并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篇文章至今仍为人们传颂的美文就是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小石潭记》。 2、从《江雪》引入对作者人格的介绍。 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1、学生自由谈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2、教师视学生了解情况作补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与韩愈、刘禹锡为同朝为官,因为参加(刘禹锡也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十一月贬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永州八记》是一组游记作品,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其中,《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写作背景: 唐永贞元年(805,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因为遭到旧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很多飞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西山、钴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三、走进《小石潭记》
(一)欣赏相关图片,激发学生了解课文的兴趣。 (二)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画出生字词 2、给加点字注音,指名学生朗读。 篁竹( 清洌( 为坻( 为屿( 为嵁( 佁然( 俶尔( 翕忽( 差互( 寂寥( 悄怆( 幽邃(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边看图片边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 (三)疏通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同时画出疑难的词句。小组同学互助疑难的词句,教师点拨、强调重点词语、句子。
2、以抢答的形式实行课堂检测,多媒本显示部分语语解释。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步骤实行讨论学习。教师巡视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
4.请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四、理清写作顺序,把握景物特点
学生分组分段交流,讨论问题。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指导,总结。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潭的?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2、第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3、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作者是怎样写鱼的?采用怎样的写法?
5、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使用什么修辞方法?
6、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 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一)结合图片,朗读课文,
(一)学生明确:第一段,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周围的景物。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潭的?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文章一开头,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动词。 2、这个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逐步为我们撩开了小潭的面纱。 3、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
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这真是太神奇了。
青青的树,翠绿的藤蔓,缠绕扭结,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周围,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令人心驰神往。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多媒体显示:潭水:清澄 写法:侧面描写 学生齐读第一段,感受小石潭的幽、美。
(二) 学生明确: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游鱼。教师进一步提问:作者是怎样写鱼的?采用怎样的写法? 学生明确:游鱼还衬托出了潭水的清澈,而且也感受到作者快乐的心情。鱼水相衬,动静相生,精彩至极。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多媒体显示: 学生齐读第二段,感受作者快乐的心情。
(三) 学生明确:第三段,探寻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教师进一步提问: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使用什么修辞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多媒体显示: 溪身:曲折婉蜒 岸势:参差不齐
(四)学生明确: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感受。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在这个段中,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环境和心情结合起来,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悲凉的心境。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多媒体显示:潭边凄清、幽寂的氛围 孤凄悲凉的心情 (五)学生明确:第五段记下同游者 (六)总结本本文写作顺序。
指名回答:发现小石潭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五、再次播放课动画朗读,同学们闭目想象小石潭美景。 六、合作探究:
1、《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活动失败,遭到权贵排挤,被贬至永州担任司马期间所作。当时他政治失意,心情抑郁,因而借游山玩水来排遣愁怀。游历中,他发现了永州奇特的风景,于是记下来,成为文学史上颇为有名气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篇。在阅读了这篇游记后,你认为小石潭的风景奇特在什么地方呢? 明确:(1潭石奇——异石纷呈
全石以为底。(最独特之处——石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潭水奇——声悦水澈
如鸣佩环,写水声奇美,突出了水声的悦耳动听。(声悦) 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水澈) (3潭源奇——曲折、多姿、神秘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曲折) 其岸势犬牙差互。(多姿) 不可知其源。(神秘) (4潭境奇——清幽凄凉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清幽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凉
2柳宗元真不愧为一位散文大家,他妙笔生花,以高超的手法,为我们勾画出四幅风景奇特的画面,精细、准确而又生动,令人赞叹。如此奇丽的景致,我们怎能不为之心动,不为之倾倒呢?不过柳宗元并没有在奇丽的小石潭面前流连忘返,仅是记之而去,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作者这样写固然是因为环境过于寂静凄凉的缘故,更是因为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内心无限忧伤凄苦的缘故。小石潭虽然景致奇特,但四周竹树围抱,无人知晓,少人问津,其寂静与寥落跟作者此时的人生境遇何其相似!小石潭的幽静与作者心境的凄清互相比衬,表现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是作者内心愤懑的抒发。 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明确:乐是忧的一种表现形式。诗人因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七、课堂小结
1、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景物,条理清晰。
2、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使用灵活多变的写法(比喻、动静相生、正侧结合等),生动细致的加以描画。 3、作者寓情于景,在凄寒幽邃氛围中,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凄苦忧伤的情感。 八、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图片提示提示,尝试背诵课文。 九、延伸拓展
大家已学过很多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一两则加以赏析。 学生回忆所学的相关诗文,小组内部讨论交流,然后课后整理讨论发言。
如《桃花源记》中桃源之美,《三峡》中的山美、水美,《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游山西村》《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十、布置作业
请以《小石潭记》为题写一段写景文字,以课文内容为基本框架,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学习使用三种以上的写景技巧,不得少于500字。 十一、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发现小石潭 隔、闻、伐、取、见 全景 景清 潭中景物 潭水 清澈 侧面描写 潭中景 游鱼:不动远逝 动静结合
小潭源流 溪身:曲折蜿蜒 (形象比喻) 潭上景 岸势:参差不齐 (形象比喻)
神凄 潭中气氛 幽静 孤凄悲凉 (寓情于景) 感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ef96a3ff5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0.html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