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猩为什么没能变成人

发布时间:2022-11-10 19:34: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猩猩为什么没能变成人
作者:
来源:《大自然探索》2009年第01
编译 方陵生
人为什么成为人,而与人拥有共同祖先的猩猩为什么最终还是猩猩?这是科学史上最大的奥秘之一。
代遗传研究揭示,黑猩猩、波诺波猿(过去叫倭黑猩猩和大猩猩非常相似,尤其是黑猩猩与人类的基因差异不过1.6%。这个结果令人惊异——如此细微的基因差异为什么会使人成了人,而使与人拥有共同祖先的猩猩最终还是猩猩?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一定有什么原因拖住了猩猩继续向前进化的脚步,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深入研究猩猩,或许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在非洲丛林里,科学家有了一些重要发现。
近年来,科学家在非洲丛林里发现了一些从未见过的现象。
在非洲塞内加尔偏远的弗恩哥利地区,人类学家吉尔·普鲁兹一直都在观察那里的非洲黑猩猩的觅食习性。他发现,黑猩猩们似乎正在变得大胆起来。黑猩猩原本是怕水的,普鲁兹却观察到一头雄性幼猩猩试探着进入水里,虽然它看起来还有点害怕,用一只手撑住岸边安全的地方,但很明显,到溪水较深处去嬉戏对它有着极大的诱惑力。过去还从未有人看到过野外生存的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与人类十分相似的心理状况。
在弗恩哥利黑猩猩研究基地,有科学家用摄像机记录下了一组镜头:一头雌猩猩将一根树枝折断,用嘴啃咬树枝的一端,直到使它变尖。随后,黑猩猩手拿这支原始的长矛走近一个树洞。它先往里瞅了瞅,然后就用长矛往树洞里戳。长矛在树洞里一伸一缩,每次缩回时它都要闻一闻或舔一舔。它的目的很明显:猎食白天在树洞里睡觉的夜猴(也叫丛猴,是一种在夜晚活动的非洲小灵长类动物,是黑猩猩最喜捕食的小动物。这是一个非人类物种懂得制作工具的里程碑式的发现。
一些原本认为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技能和情感,比如塞内加尔黑猩猩的狩猎行为,在黑猩猩身上一再出现,这大大超乎科学家的想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科学家发现,在弗恩哥利,大约有一半的黑猩猩都手拿武器,这意味着用长矛狩猎在这个猩猩群体中非常普遍。想出某个主意,共享某种技能,这是文化的定义之一。那么,猩猩的这种狩猎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有科学家发现,黑猩猩具有模仿能力,幼黑猩猩会观察父母的行为,有时甚至非常专注,几个月或几年后,它们就会习得父母的行为。
为了证明黑猩猩具有通过模仿进行学习的能力,心理学家安德鲁·怀顿的学生斯皮特利做了一个实验:他在一个专门为黑猩猩设计的自动赈卖机里面放上葡萄,黑猩猩如果想要获得葡萄,就必须先转动按纽,让葡萄从小孔里掉下来,然后再按下手柄将门打开,这样才能拿到葡萄。
斯皮特利训练一头名叫朱迪的黑猩猩操作机器。在美味的诱惑下,朱迪学会了这两个步骤:旋转按纽,然后按下手柄,成了!接下来,斯皮特利又让朱迪的几个黑猩猩同伴和它同住在一起,他想知道其他黑猩猩是否能够通过观察学会这一技能。结果,其中一头黑猩猩似乎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诀窍,它将朱迪推到一边,自己操作起来。不久,这一技能就在这几头黑猩猩中传播开来了。
在西部非洲一个叫做博萨乌的地方,日本研究人员拍摄的一组镜头讲述了一头2岁的生病的幼黑猩猩和其母亲的故事。母亲用手触摸孩子的额头,似乎在确定它是不是发烧了。在孩子生病的日子里,母亲一直守候在孩子的身边悉心照顾,须臾不离。后来,这头幼黑猩猩病死了,在长达几周的时间里,母亲一直背着孩子的尸体不放。这是为什么?是悲痛欲绝?还是不相信孩子真的已经死去?科学家无法确定,但母亲所表现出来的真切情感却是无可否认的。 1960年,年轻的英国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来到非洲,她在原始森林里扎起营帐以观察黑猩猩。通过观察,她发现黑猩猩的情感与人类很相像,特别是母子问的那种难以割舍的亲情。 古道尔还发现黑猩猩拥有相当的智力——它们会像钓鱼一样将白蚁从洞中出来。事实上,有的猩猩族群会用更复杂的方式来捕食白蚁。它们先用较粗的树棍将土翻开,然后用较细的树枝将白蚁挑出来。古道尔曾观察到一队黑猩猩以集体之力抓捕非洲疣猴(也叫髯猴的过程。显然,黑猩猩拥有协作能力,而协作是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日本京都大学的实验证明,黑猩猩们有一定的数字能力。研究人员对一头名叫安伊的黑猩猩进行训练,让它学会触摸与实物数目相对应的数字。当安伊认识了09的数字之后,研究人员在屏幕上将09的数字搞乱,而安伊则很快就学会了通过触摸将这些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起来。
科学家们对波诺波猿的研究也有了重要发现。与凶猛而具有暴力倾向的黑猩猩相比,波诺波猿性情温和,被称为要爱不要战争的灵长类动物。有研究认为,虽然黑猩猩有时也有表示关爱的行为,但除人类之外,波诺波猿是猿类动物中最具爱心的。波诺波猿不仅在同类之间互相关怀,而且还会对别的物种示以关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美国灵长类动物学家弗兰斯·德沃尔对黑猩猩和波诺波猿有着多年的研究。有一次他发现,在英国的一个动物园里,一只波诺波猿在发现一只飞进来的八哥不小心撞上玻璃晕倒在地后便走了过去,它小心地将这只八哥捧在手上,然后爬到笼子里最高的一棵树上,像放飞玩具飞机一样将八哥放飞。这种对异类施予同情心的做法通常被认为只有人类才拥有。 在刚果洛拉雅波诺波猿救助中心,一头雄性幼猩猩不幸死去,管理员准备将它的遗体弄走。正在这时,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猩猩们走了过来,它们护着这只幼猩猩,不让管理员搬动它。
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管理员在波诺波猿圈养围栏的周围修建了一圈深沟。一天,一群幼猩猩在沟里嬉戏,但管理员没有看到它们,他准备开闸放水。这时,一头名叫卡克威特的成年雄性猩猩突然冲着管理员又是摆手又是尖叫,这才使他注意到壕沟里的正在玩耍的幼猩猩并及时将它们救了上来。
在社会性智力和同情心方面,波诺波猿似乎是其他许多动物难以企及的。一个日本研究小组用了20多年的时间观察生活在万巴森林里的波诺波猿。他们发现,在波诺波猿的族群内部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伤害事件。那里有56个波诺波猿族群,当不同的族群偶尔相遇时,雄性猩猩会做出某种姿态,示意对方不得越过分界线进入自己的地盘内,而雌性猩猩则会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它们会友好地走近对方,亲热地为对方理毛并在一起进食。有时,两个族群会在一起行动达一周甚至更长时间。
黑猩猩性情好斗,彼此之间常发生战争,而波诺波猿通常都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相关链接
黑猩猩的保护神——珍妮·古道尔
英国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是世界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为了观察黑猩猩,她20多岁的时候就来到非洲的原始森林,在那里度过了近40年的野外生涯,之后她又奔走于世界各地,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地球的环境。
从寂寂无名、身无分文的小女孩,到凭突破性发现震惊灵长类学术界,成为世界著名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道尔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古道尔1岁时,父亲送给她一个黑猩猩玩具,古道尔对它爱不释手,从此就结下了动物情缘。11岁那年,古道尔做了一个决定:到非洲和动物一起生活。虽然家里没钱供她读大学,但她辛勤工作存钱。23岁时,她离开英国伦敦的家,首次踏足非洲大地,并在那里遇到改变她一生的著名人类学家路易斯-利基。利基看上古道尔的耐心和坚韧毅力,决定派她到贡贝自然保护区研究野生黑猩猩,以便了解人类的进化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之后,古道尔在多年的研究生涯中,与无数黑猩猩为伍。当人们问她最喜欢哪一头黑猩猩时,她不假思索地说:“David Grevbeard,因为它是第一头让我靠近的黑猩猩。原来,古道尔花费了数个月从远处观察,才让黑猩猩群消除了对她的警惕之心。此外,这头黑猩猩还协助古道尔取得突破性的发现。在贡贝的第一年,古道尔观察到David Greybeard会把树枝上的叶子拔掉,然后利用树枝探入蚁穴钓取白蚁来吃。她的这一发现推翻了当时只有人类有能力制造工具的理论,也导致利基做出惊世宣言:我们现在必须为工具重新定义,为人类重新定义,或者接受黑猩猩就是人类。
古道尔的其他显著发现包括,黑猩猩和人类一样是杂食动物;它们也有黑暗残暴的一面,会杀害其他同伴生下的幼猩猩;在派系战争中,一个派系的黑猩猩在为期4年的战役中有系统地捕杀另一个派系的敌人,直到敌人灭绝为止。种种证据显示,黑猩猩和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
过去我们认为人类是唯一懂感情的动物。但古道尔发现,黑猩猩每天要用两三个小时互相梳理皮毛联络感情,这是它们必不可少的社交活动,而寻找食物仅花一个小时。它们从整理皮毛得到的温情与快意似乎超过了吃东西的愉快。它们久别重逢的场面酷似人类,不乏搂抱、握手的亲热之举,由于可见黑猩猩的感情世界非常丰富。 猿类动物与人类之间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 许多证据表明,包括黑猩猩、波诺波猿、大猩猩和猩猩(树栖类人猿在内的猿类动物都拥有一定的创造性智慧,还表现出如推理等智力特征,有些还具有初步的语言能力。而它们的情感世界与人类也十分相仿,如母猩猩在孩子生病或死亡时的表现。那么,它们与人类之间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 许多研究人员都对人类的模仿行为感兴趣。模仿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只有少数动物能够做到。首先,你要搞明白别人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获得食物,而且还要意识到自己出有同样的目的;其次,你得弄清楚别人动作的步骤,比如是否利用某种工具获得食物,手是如何动的,嘴是如何动的,同时你还得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身体来做这些动作;最后,你还得确定哪些动作才是与达成目的有关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最难的部分。
同人类一样,猿类动物也具有模仿能力,它们能够模仿同伴做一些事情,比如用树枝挑挖白蚁:但是,人与猿类动物之间有一点不同之处,这就是:人类拥有猿类动物无法比拟的创造能力:如果一头黑猩猩在某一天发现了用石制工具砸碎核桃的好办法,那么,对于黑猩猩们来说,这是非常幸运的一天;而在人类生活的普通一天里,归档的申请专利、发到互联网上的视频多达成千上万,创造性的新想法新思路新主意层出不穷。
人类不仅在创造能力方面远胜于猿类动物,而且还擅长于与他人分享信息。人类创造了记录描述信息和远距离传送信息的多种方式,如果你想学习一种新技能,并不一定需要坐在会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种技能的人的身旁,你可以在其他地方通过阅读书本和其他方式获得这种技能。这也许就是人与猿类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人与猿类动物的区别还在于,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拥有将知识代代相传的能力,而这是猿类动物做不到的。猿类动物为什么不能将获得的知识代代相传下去呢?科学家认为,很可能是因为它们根本就缺乏传授新技能的内心冲动。传授知识是一种比模仿复杂得多的行为。人类天生就好为人师,发自内心地想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别人,而猿类动物则没有这种欲望。因此,传授知识的能力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
除了传授知识的能力,人类和猿类动物之间还有一个区别,这就是:人类具有协调能力。也许有人要问:一些社会性昆虫如蜜蜂和蚂蚁,群体成员之间不也存在合作关系吗?的确,无论是蚂蚁建造蚁巢,还是蜜蜂建造蜂窝,在群体成员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合作关系(蚁穴和蜂巢都需要许许多多个体一起参加建造。但是,在蚂蚁或蜜蜂的群体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协调关系,因为它们相互之间不会进行商讨。因此,协调能力也是人类所独有的。
人所具有的协调能力早在人类的幼儿期就已初见端倪。一个简单的例子是,10个月大的人类幼儿在他们还不会开口说话时,就会利用指向能力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所谓指向,即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手势。对指向能力,几乎没有人会加以特别的注意。但是,父母会注意到孩子的手势——当孩子开始学着指东指西时,父母们通常会很开心,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孩子开始学习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是想索要什么东西?还是出于好奇指着什么东西给父母看?父母是能够分辨这两者之间区别的。指向能力是人与猿类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当研究人员用手指向某样东西时,猩猩并不能意识到这也是一种交流沟通方式,它们不能理解,也就不能对此作出反应,这就令它们的学习过程缺失了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关链接 猩猩分类
现存的猩猩分为3属,分别为黑猩猩属、大猩猩属和猩猩属,共有46种猩猩。黑猩猩属分成黑猩猩和波诺波猿(倭黑猩猩两种,大猩猩属和猩猩属各有一种或是两种。它们是除了人类以外智力水平最高的动物。
黑猩猩分布于赤道非洲刚果河以北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中,分布较广泛,从东非的坦桑尼亚一直到西非的塞内加尔都能见到。
波诺波猿分布于赤道非洲刚果河以南的热带雨林中,与黑猩猩的分布区不重叠,分布范围不及黑猩猩广泛,数量也较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猩猩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灵长类,也是除了两种黑猩猩外和人类最接近的动物。大猩猩有两个彼此分离的分布区,一个在赤道非洲西部,一个在赤道非洲东部,这两个分布区的大猩猩被分成了不同的种类,其中东部的又有分布于山地森林中的和分布于低地雨林中的,二者一般看作不同的亚种,其中山地大猩猩现存不过数百只,濒于灭绝。
猩猩是亚洲现存的唯一猩猩,和人类的关系略微疏远些,现仅分布于苏门达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二者分属不同的亚种,也有人认为是不同的种。
人类拥有猿类动物所不具备的三种重要的心理能力。
有科学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还因为人拥有猿类动物所不具备的三个重要的心理能力:揣摩他人心思的读心能力、实施教育的三点关系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
首先,人类与猿类动物的不同在于:人能推测他人心里在想什么。比如,一位教师需要知道他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这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基础。这种揣测他人心意、解释他人行为的能力也叫读心术。比如,你看见一个人将手伸向一瓶水,你不用多想就知道那人想喝水。年龄稍大的孩子和成年人还能揣测-题为复杂的意思:如果伸手取瓶的人是罗密欧,你就会推测出他伸手拿瓶子想要做什么——他不想活了,他以为朱丽叶已经死了,他认为瓶里装的是毒药。
除了读心能力,还有一种将人类同猿类动物区分开的心理能力——实施教育的三点关。以游戏为例。人类妈妈和幼儿一起玩搭积木游戏,妈妈给幼儿一个玩具,幼儿会看看积木,看看妈妈,再看看积木。这样一来,在幼儿、妈妈和积木之间就构成了一种三点关系妈妈和幼儿的思想都集中在同一物体——积木上,他们都知道对方也在关注着这同一物体。 三点关系是构成所有合作关系以及大多数沟通交流关系的最基本的因素。不可思议的是,人类幼儿几乎能本能地做到这一点,1岁的人类幼儿就已经开始对这种利用三点关系成各种任务(对他们来说就是做游戏发生兴趣,而且只有与别人合作的游戏才能让他们真正高兴起来。比如,两人各抓住棍子的一头往两边拉,1岁的幼儿对玩这种游戏会很感兴趣,而猩猩或幼猩猩对这种游戏则无动于衷。
冉举一个例子。人类妈妈陪孩子一起搭积木。你加一块,我加一块,妈妈和孩子商量:这块积木该放哪里好?塔建在这儿好吗?门开在那儿好吗?妈妈和孩子一边商量一边做着同一件事。像这样的协作关系,人类做起来很自然,但猿类动物却无法做到。
第三种将人类同猿类动物区分开的心理能力是情绪控制能力。猩猩很聪明,有一定的语言辨别能力和数字能力,但实验表明,它们受某些情绪如敌对情绪、暴力情绪和冲动情绪的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响,使它们之间的协作能力受到限制。能够较好地控制情绪,较多理智而较小冲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或许也是人类不同于猿类动物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学家还通过实验来研究人类独特心理能力的生物学奥秘。他们想知道,人类与猿类动物之间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这些差异,在生理学上的机制是什么? 2003年,美国科学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记录人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在人的大脑右耳后上方半块方糖大小的一个区域似乎的确拥有读心能力。当受试者在想他的朋友会选谁任下一届美国总统时,其大脑的这个区域会显得非常活跃;当受试者在想他的朋友今年30岁了时,其大脑的这个区域则显得非常平静,没有任何活动迹象。科学家解释说,两种情况下的大脑活动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前者属于一种心理揣测,而后者只是想到了一个事实。这一发现是近10年来认知科学领域内的最令人惊讶的发现之一。
进一步的试验表明,三点关系情绪控制能力也与人类大脑的某些区域有关。 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在人类、黑猩猩、波诺波猿、大猩猩和猩猩的大脑里有一种特殊的大脑神经——纺锤体神经元,但在其他350种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却没有这种神经元。那么,这种神经元在人类和类猿动物的心理心智方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还有待于科学家进一步的探索。
关于人类和类猿动物的大脑和心理心智的令人激动的发现,最终将回答科学研究史上最大的奥秘之一: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直到200年前,人们还认为人类与其他猿类动物是完全不同的。而现代科学所揭示的人类与类猿动物在遗传基因上的细微差异,最终导致了两者在进化道路上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结果可谓天壤之别:人类成了万物之灵,而与人类在基因上将近99%相同的黑猩猩等猿类动物却永远地留在了动物王国里。 相关链接 人是从哪里来的? 李念华
人是从哪里来的?现代人类的许多生理特征都暗示:人是从猿类进化而来的。
现代人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作为灵长类,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如猴、猿有许多共同点。比如说,我们的双眼都向前看并且视野有所交叉,这样就可以产生立体视觉;我们的双手有很强的抓握能力;我们有和身体相比更为发达的大脑。通过把人类和现有的其他灵长类物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进行比较,科学家发现,人类和非洲及亚洲的大型类猿动物最为相近:两者的大脑和身体外形都极为相似,两者部组成错综复杂的社会结构,两者还有很多其他的共同特点,比方说都没有尾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0a1250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0.html

《猩猩为什么没能变成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