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湖北中医药大学)

发布时间:2021-02-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中医外科学
1疮疡:广义上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2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
3: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分为外痈和内痈,外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指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4.:指气血被邪毒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有头疽是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无头疽是指多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 5.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6.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 7.结核: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
8.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
9:病变部位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与癌相同. :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流注:发于肌肉深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丹毒: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10.内托法:用补益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使疮疡毒邪移深居浅,早日液化成脓,或使病灶趋于局限化,使邪盛者不致脓毒旁窜深溃,正虚者不致毒邪内陷,从而达到脓出毒泄、肿痛消退的目的,有“扶正达邪”之意。
11.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机疾病。
内陷:疮疡阳证疾患过程中,因正气内虚,火毒炽盛,致邪毒走散,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急疾病。
12.流痰是一种发于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可随痰流窜于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组织间隙,壅阻而形成脓肿,破损后脓液稀薄如痰。
13.瘰疬:是一种发生于颈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结核多枚,累累如串珠状,故名。 褥疮:指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由于躯体的摩擦与重压而引起的皮肤溃烂。 乳痈:由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乳癖: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
气瘿:是瘿病的一种,因其患部肿胀柔软无痛,可随喜怒消长,固称为。 瘤:是瘀血、痰滞、浊气停留于机体组织间而产生的结块。
:是发生于体表的恶性肿物的统称。因其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而得名。 14.肉瘤:是发于皮里膜外,有脂肪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
15.失荣:是发于颈部及耳之前后的岩肿,因其晚期气血亏乏,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状如树木枝叶发枯,失去荣华而命名。
齿线:肛瓣与直肠柱的基底在直肠与肛管交界处所形成的一条不整齐的交界线,称为。 16.肛管直肠环外括约肌的深浅二部围绕直肠纵肌及肛门内括约肌并联合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连接处,组成的一肌环。
17.内痔:肛门齿线以上,直肠末端粘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充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1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18.肛裂:肛管皮肤全层纵形裂开或形成溃疡者,称为。
17.息肉痔:是指直肠内粘膜上的赘生物,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良性肿瘤。很多息肉积聚在一段或全段大肠称息肉病。
18.锁肛痔:是发生在肛管直肠的恶性肿瘤,病至后期,肿瘤阻塞,肛门狭窄,排便困难,犹如锁住肛门一样,故名。
19.臁疮:是指发生于小腿臁骨部位的慢性皮肤溃疡。
脱疽:发生于四肢末端,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

二.小题(填空,单选,多选,判断)
1.华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堪称外科鼻祖。 《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医书。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我国现存最早论述病因病机的专著。 2《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龚庆宣著。
3.我国医事分科最早始于周代,在《周礼·天官篇》中有疡医的记载。
中医外科学范围依据:发于人体体表,一般肉眼可见,有形可征及需要以外治为主要治法的疾病。
4.疾病的命名原则(P6 以形态命名者,如蛇头疔,鹅掌风等。 5.情志内伤所致的外科疾病有循行肝经部位夹郁夹痰的特点
6.外科疾病发病机理: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 7.阴阳是外科疾病辩证的总纲。
8.辨肿块: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位置、界限、疼痛、内容物。(可展开描述) 9.确认成脓的方法: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 10.疮疡初起(邪毒蕴结,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成脓(瘀久化热,腐肉成脓)、溃后(脓毒外泄,正气耗损)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确立消、托、补三个总的治疗原则。
清热法: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清气分热--黄连解毒汤;清血分热--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养阴清热--知柏地黄丸
11.外治法: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其他疗法。
12.外治:初期(阳证-金黄膏、玉露膏 阴症-回阳玉龙膏 半阴半阳-冲和膏)中期(切开排脓)后期(提脓祛腐,生肌收口--阳证用八二丹、九一丹,阴证用七三丹、五五丹) 12.膏药使用注意点(P34:①因皮肤过敏,形成膏药疯;②引起湿疮;③膏药不可去之过早 13.提脓祛腐的主药是升丹,因其药性太猛,须加赋形剂熟石膏使用。
14.挂线法的机理:利用挂线的紧箍作用,促使气血阻绝,肌肉坏死,最终达到切开的目的。挂线又能起到引流的作用,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液随挂线引流排出,保证引流通畅,阻止发生感染。
15.垫棉法:是用棉花或纱布折叠成块以衬垫疮部的一种辅助疗法。借着加压的力量,使溃疡的脓液不致发生潴留,或使过大的溃疡空腔皮肤与新肉得以黏合而达到愈合目的。适应症为1.溃疡脓出不畅有袋脓者。2.疮口窦道形成脓水不易排尽者。3.溃疡脓腐已尽新肉已生,皮肉一时不能黏合者. 16.颜面部疔疮易走黄,手足部疔疮易损筋伤骨。 3、颈痈:是发生在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颈痈內治法:宜散风清热,解毒化痰,达到消肿止痛。
18.锁喉痈特点:来势暴急,初起结喉处红肿绕喉,跟脚散漫,坚硬灼热疼痛,范围较大,肿22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势蔓延至颈部两侧,腮颊及胸前,可连及咽喉,舌下。
并发症:喉风,重舌甚至痉厥等险症,伴壮热口渴,头痛项强等全身症状。
19有头疽特点及好发部位: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12cm,大者可在30cm以上。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并容易发生内陷。 有头疽四候:七日成形,二候成脓,三候脱腐,四候生肌。 20.流注分类:暑湿流注、余毒流注、瘀血流注、髂窝流注。
21.丹毒命名:躯干部——内发丹毒;头面部——抱头火丹;小腿足部——流火;新生儿多发于臀部——赤游丹毒。. 22.内陷的三陷证:火陷、干陷、虚陷
23.褥疮特点:好发于易受压和摩擦的部位。
24.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25.检查乳房时间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7~10天。 治乳症,不出一气字定之矣。
26.乳痈多见于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特点: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7.乳漏:分为乳房部漏管和乳晕部漏管。
28.常见乳房肿块应考虑的疾病:乳痨,乳癖,乳疠,乳核,乳岩。
29.气瘿原因:一为忧愤,二为水土。气瘿压迫症状:压迫气管(呼吸困难)、食管(吞咽不适)、颈深部大静脉(头颈部血液回流受阻)、喉返神经(声带麻痹,患者声音嘶哑)
30.肛管直肠环:手术切断该环将引起肛门失禁。肛管和直肠周围的5个较大的间隙:2个骨盆直肠间隙,2个坐骨直肠间隙,1个直肠后间隙。
肛门检查体位:侧卧位,膝胸位,截石位,蹲位,倒置位,弯腰扶椅位。
31.内痔好发于肛门齿线的3711点处。内痔临床表现:便血、脱出、肛周潮湿和瘙痒、疼痛、便秘。
32.内痔手术后的常见反应和小便困难的处理方法:
①疼痛 ②小便困难(消除患者精神紧张;下腹部热敷或针刺三阴交、关元、中极等穴,留15~30分钟;或用1%盐酸普鲁卡因10ml长强穴封闭;因肛门敷料过多或压迫过紧引起者,可适当放松敷料;必要时采用导尿术) ③出血 ④发热 ⑤水肿 33.外痔分类: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和结缔组织外痔 34.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
35.肛漏: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组成,分为单纯性肛漏和复杂性肛漏(低位单纯性肛漏、低位复杂性肛漏、高位单纯性肛漏、高位复杂性肛漏)
36.肛裂:周期性疼痛是其主要症状。特点: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陈旧性肛裂的特征:裂口、栉膜带、赘皮性外痔、单口内瘘、肛窦炎、肛乳头炎和肛乳头肥大。 37.溺窍:泌尿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精窍:男性生殖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 38正常功能睾丸的存在和高龄是前列腺增生的两个必备条件。前列腺增生的临川表现进行性尿频,拍排尿困难,假性尿失禁,尿潴留。直肠指检为主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当残余尿量在60ml以上可采用手术疗法。
周围血管疾病基本治法:活血化瘀
39.股肿的四大症:肢体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升高和浅静脉怒张。并发症:急性股动脉痉挛和肺动脉栓塞。. 40严重冻伤急救:严禁用雪搓、火烤、冷水浇。 41重度烧伤分期——早期(休克期),中期(感染期),后期(修复期)。中期的三个时期—33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伤后3~7天体液回流期; 伤后2~4 焦痂自溶脱痂期;伤后1个月的恢复期。 42烧伤面积的计算:
①手掌法:伤员本人五指并拢时,一只手掌的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
②中国九分法:将全身体表面积分为119等份。成人头面颈部为9%;双上肢为2*9%躯干前后包括外阴部为3*9%;双下肢包括臀部为5*9%+1%=46% 烧伤深度的判断:三度四分法,即Ⅰ度、Ⅱ度(分浅Ⅱ度和深Ⅱ度)和Ⅲ度烧伤。Ⅰ度达表皮角质层;浅Ⅱ度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深Ⅱ度达真皮层,有皮肤附件残留;Ⅲ度达皮肤全层,甚至伤及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 43.蛇毒的主要成分:神经毒、血循毒、酶。
44.破伤风:潜伏期越短,病情越严重,预后也越差,死亡率也越高。典型的发作症状是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首先从头面不开始,进而延展至躯干四肢。P315 45.肠痈——西医的急性阑尾炎。

.简答4-5个) 1.中医外科学术流派
答:①正宗派:以陈实功《外科正宗》为代表,主要学术思想为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
②余生派:以王维德《外科证治余生集》为代表,主要是学术是“阴虚阳实”论,主张以阴阳为核心的辩证论治;
③心得派:以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主要学术思想为“外疡实从内出论”

2.颜面部疔疮预防及调护
答:①有全身症状者宜静卧休息,并减少活动;
②忌内服发散药,忌灸法,忌早期切切开及针挑,忌挤脓,以免疔毒走散入血; ③忌食烟酒及辛辣、鱼腥发物。

3.对“痈疽原是火毒生”的理解。P10
答:1.火热之邪是最常见病因。2.疮痈表现多为火热之象。3.六气化火致病。4.饮食化火致病。5.五志化火为病。6.劳伤虚损多为阴虚火旺。

4.简述“中医外科三焦辩证”的主要内容及特点(P17 答:“中医外科三焦辨证”即是外科的部位辩证。是指按照外科疾病发生的上,中,下部位进行辩证的方法。其内容如高锦庭在《伤科心得集》中云“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特点是以上,中,下三个部位作为探讨其共同规律的出发点,与其他辩证方法相互补充,相互联系。

5.发颐和痄腮鉴别
答:发颐是热病后余毒结于颐颌间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常发生于热病后期,多一侧发病,颐颌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全身症状明显,重者可发生内陷;痄腮多发生于5~15岁儿童,常有本病接触史,发于颐颌之间,多为双侧发病,不会化脓常有睾丸炎等并发症,血液淀粉酶增高。
44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6.乳痈的外治法
答:乳汁郁滞,乳房肿痛和结块,可用热敷加乳房按摩,以疏通乳络。先轻揪乳头数次,然后从乳房四周轻柔地向乳头方向按摩,将郁滞的乳汁渐渐推出。可用金黄散或玉露散外敷;或用鲜菊花叶、鲜蒲公英、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或用六神丸研细末,适量凡士林调敷;亦可用50%芒硝溶液湿敷
齿线意义:齿线上下组织结构、神经血管分布、淋巴回流截然不同,是临床上的重要标志线。 部位 组织结构 神经 动脉供应 静脉回流 淋巴回流
齿线以上 粘膜
植物神经支配,无痛觉 直肠上下动脉
直肠上静脉丛回流到门静脉 腹主动脉周围或髂内淋巴结
齿线以下 皮肤
阴部内神经支配,疼痛敏感 肛管动脉
直肠下静脉丛回流到下腔静
腹股沟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


7.临床便鲜血常见的疾病有那些并鉴别
答:内痔:血不与大便相混,点滴而下,或一线如箭,出血较多并无疼痛者多为内痔;
肛裂:便鲜血,量少,血附大便表面,或便纸印血,且肛门周期性剧烈疼痛; 直肠息肉:儿童大便带血,色鲜红,大便次数和性质无明显改变者;
直肠癌:血与粘液相混,其色晦暗,肛门有重坠感或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变状。

8.疮疡外治法初期、中期、后期的辩证施治:
答:①初期:宜箍毒消肿,阳证可选用金黄散(膏)、玉露散(膏)、太乙膏、千锤膏,可加红灵丹、阳毒内消散,或用清热解毒消肿的新鲜草药捣烂外敷;阴证可选用回阳玉龙散(膏)阳和解凝膏,加掺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半阴半阳证选用冲和散(膏) ②中期:脓熟时宜切开排脓;
③后期:宜提脓祛腐,生肌收口。阳证用八二丹、九一丹,阴证用七三丹、五五丹。

9.乳房正确检查方法 答::四指并拢,用指腹平放乳上轻柔触摸,切勿用手指去抓捏,其顺序是先触按整个乳房,然后按照一定顺序触摸乳房的4个象限,即内上、外上、外下、内下象限,继而触摸乳晕部分,注意乳头有无溢液或溢血,最后触摸腋窝、锁骨下及锁骨上区域淋巴结。

10.内痔的分度:
答:Ⅰ度: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是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偶有便血,痔脱出不能还纳,多伴有感染、水肿、糜烂和坏死,疼痛加剧。

11.直肠脱垂分度:
答:①一度脱垂:直肠粘膜脱出,脱出物淡红色,长3~5cm,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55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便后可自行回纳;
②二度脱垂:直肠全层脱出,脱出物淡红色,长5~10cm,表面为环状而有层次的粘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有时需用手回复;
③三度脱出: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10cm以上,圆柱形,肛门松弛无力;

冻疮分度:Ⅰ度:红斑性冻疮。损伤在表皮层 Ⅱ度:水泡性冻疮。损伤达真皮浅层。 Ⅲ度:腐蚀性冻疮。伤及皮肤全层。
Ⅳ度:坏死性冻疮。损伤深达肌肉、骨骼。
冻伤急救:迅速脱离寒冷环境;温热饮料或酒。严禁雪搓,火烤,冷水浴。

12.烧伤现场急救:
①迅速消除致伤原因,脱离现场;

②用清洁敷料简单包扎或覆盖疮面,避免污染和再损伤; ③镇痛对症,甚至可以使用杜冷丁;
④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心跳停止时及时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⑤合并出血及骨折者,立即止血、抗休克,并及时送医院。 77、脱疽辩证论治分型:
寒湿阻络证——温阳散寒,活血通络(阳和汤)
血脉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加减) 湿热毒盛证——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四妙勇安汤) 热毒伤阴证——清热解毒,养阴活血(顾步汤) 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黄芪鳖甲汤

四.病案2个) 1.颈痈病案:
风热痰毒证——散风清热,化痰消肿(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
方药:牛蒡子,薄荷,荆芥,连翘,山栀子,丹皮,石斛,夏枯草,皂角刺,川芎,穿山甲

2.有头疽病案:
火毒凝结证——清热泻火,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方药: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当归,赤芍,皂角刺,穿山甲,陈皮,瓜蒌,贝母

3.丹毒病案:
湿热毒蕴证——利湿清热解毒(五神汤合萆薢胜湿汤)
方药:茯苓,银花,牛膝,泽泻,紫花地丁,当归,红花,桃仁,萆薢,苡仁,黄柏丹皮,通草,滑石,苍术,苦苦参,白鲜皮

4.乳癖病案:
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
方药: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瓜蒌,贝母,半夏,南星,生牡蛎,山慈菇
66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5.脱疽病案:
寒湿阻络证——温阳散寒,活血通络(阳和汤加减)
熟地,鹿角胶,干姜,肉桂,麻黄,白芥子,生甘草,红花,桃仁,牛膝

77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77bce0c2e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d.html

《中医外科学(湖北中医药大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