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八)】1986年化学奖和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李远哲
(YuanTsehLee1986DudleyR.Herschbach)及约翰·波兰伊(JohnC.Polanyi)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台湾人。目前为“中央研究院”、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以及德国哥廷根科学院等之院士。于1994115日,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
人物简介 个人履历
李远哲,台湾省新竹县人,祖籍福建南安,生于19361119日。 1943年入新竹公学校,是校棒球队及乒乓球队队员。
1949年入新竹中学,是校网球队队员,并在学校乐团吹长号。
1955年保送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化工系,次年转入化学系。学士论文由郑华生Hua-shengCheng)教授指导,研究用纸电泳分离锶与钡。
1959年“国立”台湾大学学士毕业。
1959年入“国立”清华大学(新竹)原子科学研究所放射化学组硕士班,论文由浜口博(H.Hamaguchi)教授
李远哲院长(20
指导,研究温泉沉积物矿质北投石(Hukutolite)含有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李远哲院长(20
1961年留清华担任助教一年,跟从C.H.Wong教授,分析tricyclopentadienylsamariumX线结构。
1962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就读化学系博士班,论文由马汉(BruceMahan)教chemiionizationprocessesofelectronicallyexcitedalkaliatoms。在此期间,李远哲-ion-moleculereactionsandthedynamicsofmolecularscattering,尤其是利用交叉分子束研究反应动力学(crossedmolecularbeamstudiesofreactiondynamics,产生兴趣。
1965年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博士毕业。
19672月前往哈佛大学,在赫施巴赫(DudleyR.Herschbach)教授处从事博士后研究。
196810月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及佛兰克研究所JamesFranckInstitute助理教授。 197110月升为芝加哥大学副教授。 1972年返台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半学年。 19731月升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74年返回加州柏克莱分校,任化学系教授、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同年,成为美国公民。
1975年任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Fellow,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 197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Member,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 1980年当选“中央研究院”数理组第十三届院士。 1980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名誉教授。 1986年获授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7877e18a45177232e60a218.html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八)】1986年化学奖和生理学或医学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