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案及反思

发布时间:2020-05-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16《匆匆》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衬裸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借助课外资料和生活实际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成了本文教学的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复习古诗 , 谈话激趣: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一首古诗《长歌行》,能背下来吗?这首诗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2.师:是啊,“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我们今天再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匆匆》,看看朱自清先生要通过它告诉我们些什么呢?请大家翻到79页。先自由读读本课的预习。

板书课题:《匆匆》

3.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预习要求中我们做什么? (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4.学生交流课外搜集到的有关朱自清先生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先让我们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用笔划出来。在读的过程中遇到有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也请你用笔划出来。学课文的时候我们再解决。 (学生自读课文,读中感悟)

2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板书: 一去不复返?)

3.师:这个句子还出现在别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生:它还出现在结尾。(生读句子。

4.师: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出了同样的一个问题。这又说明了什么? 1:前后照应。

2:说明作者一直在考虑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5.师:对,我们不但要会读,还要学习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还碰到了哪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汇报交流难理解的句子或词语。

三、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语段,反复朗读,感受作者的情思。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16《匆匆》第二教时教案 廖其兴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那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课文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板书:一去不复返)

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匆匆》一课,看看文章是怎样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刻画时间流逝的踪迹。 一、理解第一部分内容

1、师:先请看文章的的开头部分,作者以怎样的形式提出日子一去不复返呢?(用一个排句,以比喻的方式提出问题。十分新颖,引人入胜。

2、作者真的不知道“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吗?(不是的,这一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的留恋。

3、反复朗读,感受作者的无奈和留恋。

过渡语:下面我们再来仔细阅读第二、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回答前边提出的问题?

二、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运用语言

找出重点句子进行理解。

1“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注:作者写这篇文章在1922328日,生于189811月天,所以作者说“八千多日子”。作者用8521日,这中间共经过22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形象的比喻说明时间就像水滴滴进大海,再也找不着了,一去不复返了。

:是啊,时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逝了,想到这些,作者心里好受吗?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作者的(伤感)心情读出来。

2、教师引:还有别的句子写到时间是如何匆匆而过的吗? 1)师: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的,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段,谁愿意读这一自然段?愿意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

2)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做哪些事上? 板书: …… 的时候,从 …… 过去

3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声读,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4)师:怪不得作者说:"太阳他有脚啊, ……

5)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朱自清先生告诉我们:时间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说的洗手、
吃饭、睡觉的时间是必要的 , 可朱自清却认为这些时间是浪费了 , 可见他有多么珍惜时间。想想我们自己,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时间白白地浪费了,比如: …… 的时候, …… 过去 (分发练习题)

(让学生仿照以上句子的结构说出几句话,再写来。 三、品读第四自然段: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体地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1 纵即逝。他甘心这样度过每一天吗?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 的,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2.我们还可以从这一段中的其它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责吗?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3.事实真的像作者所说的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吗?这里老师可以告诉你: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即使这样,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在清华大学等几所著名大学当过老师。他还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啊?他对时 间是多么的珍惜啊?。 四、选读句子,体味语言美、这篇课文语言非常美,我相信大家一定很喜欢读它。我想请同1 学们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它。 2、你喜欢它吗?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总结全文: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3 说一说。 作业:《练习册》 五、 板书设计: 六、

16. 匆匆 一去不复返

日子 …… 的时候,从 …… 过去 珍惜时间 如薄雾 如轻烟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16《匆匆》教学反思 廖其兴

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文字美,意象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便是紧紧围绕“美”字而展开:一、读出美。为了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向去读,在课始阶段,向学生介绍朱自清的人品与文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今天朗读是与大师的对话,阅读也便“情欣欣而意切切”了。二、品出美。对于这篇美文,我们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泛泛的附和几声“美”上,而是要求学生真正地潜心阅读,赏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出美来的?是句式的整齐铺排(如开头的排比句,给人一种音乐的节奏美)是修辞的新颖而贴切(日子如轻烟,如薄雾……诗意的物象,让人触手可及);是叠词的运用(默默、伶伶俐俐……情意的缠绵尽显其中)……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时,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适时加以鼓励,同时还须针对课堂情境,针对学生的见解,相机作品评,作引导,作补充,作纠正,并要求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反复读,读出文字的情味来。三、表现美。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所以在反复读、熟读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顺势把文章的精彩句段背下来,化文本语言为自己的语言,并于仿写练习中,表现
美,创造美。我教学本课以读为主线,由以读《长歌行》导入新课;以读激情:时间匆匆而逝的无奈之情,没有把握好时间的惋惜之情、自责之情;以读导练,“你在…… 的时候,……从 …… 过去 ,练习说话,创新运用,以表达学生读文后的独特感受。 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做得较好的是:

1.整体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在读中使读者与作者、文本对话。 2.和学生一起欣赏、品味了文章的语言美及探究了它的表现美。 3.使阅读中领悟到的语言表现形成迁移到了写作。

不足之处:有些相关背景知识没有引导学生去掌握。因此,语言 感悟还不是很到位。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16《匆匆》说课稿 廖其兴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匆匆》。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文中还巧妙的运用大量的叠词,使人读起来
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越读越爱读。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同时,语文课标也指出: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语文能力“读”是根本。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音韵美和节奏感等等,不经过反复诵读,一般是难以体会到它的美妙之处的。所以让学生充分地读、潜心地读,让学生从读中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赏读出文字的“情味”来,赏读出自己的情思来。这才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的同感,更重要的是在赏读的过程中自觉、自然地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 但是,由于这篇文章的写作年代距现在较远,表达方式与现在的有所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所以,“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是本课的重点。而“借助课外资料和生活实际来理.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成了本文教学的难点。这也体现了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二、说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段的阶段目标要求,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以及本课的写作特点,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同几条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 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2〉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熟练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三、说教法学法 本文文辞优美、情感浓郁,为此,只有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领会中心思想,体会语言的美。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取情感教学,用感情朗读贯穿全课教学。在这条主线的基础上通过自主读悟,合作交流,师生、生生互动,创设实践语言的情景,通过朗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练笔尝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安排得是否科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是一项重要环节。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在开课的时候就创设一种时间紧迫的情景,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得这样快,想挽留也留不住,进而产生惋惜、着急之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情。于是在开课的时候,我从《长歌行》入手,让学生知道珍惜时间的重要。紧紧扣住时间这一概念,激活学生的情感,为下面的学习打下理解的基础。

(二)交流资料,了解作家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由于前面说过文章写作年代较早,为了突破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突破教材狭窄的范围,将语文的学习由课堂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对朱自清这个人物有大概的了解,为接下来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 (三)赏读全文,整体感知 好文章要反复诵读,要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读书,在“放”中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瑰丽,得到美的感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因此,这一环节,围绕“读”展开,结合情景创设,以读为本,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四)、品读赏析,读中悟情。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我指导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里具体描写时间来去匆匆的语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2、交流感受:你读懂了什么?从句中你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思想 情?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3、师生品味重点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于是,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
候……掩着面叹息……” 4、师生交流评价 在这里我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教学内容,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自己朗读喜欢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独特体会,真正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而师生共同研读讨论重点句段,有利于解决重难点,也体现了互动性。 5、仿写句子: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几句话。(练习) 我认为学习语文的目的不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运用语言,所以我设计了这一练笔的机会,让学生化文本语言为自己的语言。于是我由“读”引入“写”,让学生在读懂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照本段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写练习,通过仿写,进一步体会时光的匆匆,进行知识的迁移。 (五)、诵读课文,积累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特别强调,把正确、流利、有感情三方面的要求贯穿到各个学段。教学时,我不仅在各个环节都穿插进行读的训练,还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特别是指导朗读的层次性。一开始,教师范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再让学生自主研读,找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并在恰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句子。学生在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再次受到情感的熏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f3b7ff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fa.html

《匆匆教案及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