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6篇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6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1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注意停顿。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查找太阳离我们远近的科普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都学习了有关孔子的哪些课文和格言?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1 20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 如:此:乎: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o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相近句子比较分析。 4、速度速记,3分钟记忆开始。(因为我校已经开展了这项训练。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读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结合课文中的书下注释提示合作读文,能掌握课文的大意;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学重点: 1、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读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结合课文中的书下注释提示合作读文,能掌握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学时数:


2 20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这是谁的至理名言(孔子),谁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的确,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列子》里记载的一则寓言故事就进一步证实了孔子的言行一致,同学们想听这个故事吗?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读出朗读节奏) 3、指名读。 4、集体读。 5、学生质疑,从文中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小组合作。 预设:汤:热水去:距离以:认为 东:向东为:同谓说知:同智,智慧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省略句) 三、合作探究 1、文中两小儿为什么在争辩? 明确:太阳离人的远近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小儿甲:日初近,日中时远 小儿乙:日初远,日中时近 3、支撑他们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视觉/触觉 4、那么他们的想法有道理吗?生活在现代科技发达社会的你,能用所学的科技知识对他们的看法作一合理的解释吗? 四、领悟升华 1、这场争辩结果如何?有无胜负?


3 20

明确:没有胜负,作为裁判者的孔子“不能决也”。 2、作为裁判者的孔子为何不随便下个结论呢? 明确:实事求是,大量事实表明,做学问、做人一定不能不懂装懂,否则后患无穷。 3、对与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位?给你一个机会,你想对他说什么? 预设:两小儿:1)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2)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3)看问题不能片面,被事物表象所迷惑。 孔子:1)人再有学问也会有自己不懂的地方,“活到老,学到老。” 2)实事求是的精神。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或学习有何新的打算? 师小结:听了几位同学对自己以后的规划,从你们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了真诚,心动不如行动,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有目标的认真踏实朝着自己的人生规划迈进!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3 教材简析: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孔子在路上遇到两个小孩儿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远,什么时候离人近。双方各持己见,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儿笑话。故事体现了两个小孩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篇文言文不仅叙述事情层次清楚,而且还蕴含着道理引人思考。 学习这则文言文的目的:让学生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理解故事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 设计理念: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要多读精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4 2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感受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帮助学生学会“盂、孰、汝”3个会认字和“盂、孰”2个会写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读题存疑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小儿辩日》是一篇古文。(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齐读题,理解:“辩”——争辩、辩论,“日”——太阳。 学生质疑: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他们在争辩太阳的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语速较慢,停顿恰当,读出古文的.韵味,便于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2、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提出朗读有困难的地方,老师帮助解决难读的语句。 3、读课文,对照课后注释、查字典,自己尝试弄懂课文中句子的意思。 4、学生复述故事,老师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 5、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5 20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 2、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 1)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 “辩斗”的观点: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午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辩斗”的理由: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由于两小儿观点不同,看太阳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现象也不同,两小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我们分组来读一读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及理由。 3)指导学生反复品读。 3、开展“辩斗”。 1)理解“辩斗”的意思。(争辩、辩论、辩驳) 2)学生反复诵读两小儿“辩斗”的内容。(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及理由) 3)小组合作展开“辩斗”。 激烈的“辩斗”就要开始了。为了赢得这场比赛,请你与小组的辩友合作,好好练习。 4)请两学生上台当两小儿进行“辩斗”,老师友情出演孔子,师生一起上演一出《两小儿辩日》 4、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 1)两小儿的观点,孔子赞成谁?反对谁?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 2)介绍孔子,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看法。 3)针对“孔子不能决”各抒己见,感受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6 20

四、评价人物,抒写感受 1、读了《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你喜欢这两小儿吗?为什么?你想对孔子说些什么? 2、结合实际写一写自己的感想。 五、尝试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抄写生字。 2、查阅有关资料,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3、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早晨中午 近大车盖盘盂小远 远凉沧沧凉凉探汤热近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解读课题。 1、齐读课题。 2、借已学过的古诗词引出对日字的理解。 1)引导学生背诵含有日。字的诗句。


7 20

2)简释诗句中日字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课题,并导出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这个问题,便于下一步展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 (点评:古今汉字的字意有近似之处。就从课文的标题来看,古今含义就大致相同。因此,假以耳熟能详的古诗词温故知新,学生就可以悟出题旨,并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二、反复诵读,疏通文章。 1、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1)给出机会让学生畅谈初次接触文言文的感受,并及时归纳和小结,启发学生思考解决疑难的方法。 2)根据各自己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 2、合作学习,疏通文章。 1)提示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 2)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章。 3、检查学习效果。 1)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 2)复述故事。 3)出示一组选择题,让学生选定两小儿辩斗的焦点,即解开上课之初的问题──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 4)通过写题板的形式,快速表达各自的选择结果。 5)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浅谈对重点词──笑的理解,并适时点拨。 6)借助媒体画面展示全文。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动口、动脑,感受诵读古文的乐趣。在多次诵读中,学生既能感悟文言文的特点,又能明确下一步学习的方向。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8 20

1、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 1)从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弄清两小儿辩斗的内容,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通过小组协作,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 1)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并再次指导学生反复品读。 2)反复品读,品出对笑字的深入感悟。 (点评: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分清观点和理由,并感受两小儿争论的氛围,激发学生边读边想。在反复诵读之后,促使学生对两小儿之笑有深入、独特的感悟。并通过谈论、诵读等形式,展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感悟。 3、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四、联系实际,理解题旨。 1、解开辩日之谜。 1)提出辩日孰是孰非的问题。 2)通力协作,解开辩日之谜。 3)运用媒体手段印证学生的解释。 2、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 1)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看法。 2)针对孔子不能决各抒己见,从而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点评:教学中为体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精心组织如何看待孔子不能决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热烈的讨论之中悟出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五、回味辩日,师生漫谈。 1、回味学习历程,书写心得。 1)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历程,启发学生写出各自的收获和体会。 2)通过写题板的形式,简明小结自己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9 20

2、漫谈体会。进行高效的师生互动与交流,拓展各自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点评:引导学生回味本节课的学习历程,为的是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体验,并用最简洁的表达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是自主和个性化的;它始于辩日,但期盼孩子们能超越辩日水平。 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熟练背诵《两小儿辩日》 2、向亲朋复述故事,并聆听他们的体会。 (评:背诵、复述和聆听,融语文课程中积累和实践等多种目标于一体,将有限的课堂教学加以拓展,而学生也必将在拓展中再次受益。 附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内容。 2)积累一定的文言词语。 3)学会有计划地整理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点 1、文意的疏通,文言词语的积累和文章蕴含意义的挖掘。 2、如何对待身边的事物和评价身边的人。 3、了解有关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关系的天相知识。 学习内容 整体感悟 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上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最早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不但进步,不断成熟。他们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随时以丰富多彩的文学样式记录下自己对身边世界的思考。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个大学问家。可是,大学问家也有遭尴尬的时候。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文章充满了思辩的智慧和冷静的思考。《两小儿辩日》记载了两小儿对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的辩论,告诉我们要敢于探究,并客观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全文自


10 20

然形成三大块: 第一块:见两小儿辩斗。作者把两小儿辩斗的故事放在孔子东游列国的途中,暗示读者:孔子作为大教育家、政治家,学识非常渊博,再加上周游列国,一定比常人更加见多识广,这个稳稳当当的开头和戏剧化的结尾形成强烈的反差。 第二块:听两小儿辩斗。这一部分的内容采用对话的方式介绍了两小儿辩斗的具体情况。首先两小儿各提出自己的观点。甲小儿认为:太阳初出时离人近,而中午离人远。乙小儿认为:太阳初出时离人远而中午离人近。接着两小儿各自从自我感觉的角度陈述自己的理由。甲小儿从视觉的角度出发,认为早上太阳大,中午太阳小,因而太阳初出时离人近而中午离人远。乙小儿从触觉的角度出发,认为早上温度低而中午温度高,说明太阳初出时离人远而中午离人近。 第三块:评两小儿辩斗。两小儿对于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和观点,又有听上去让人难以驳倒的事实依据,因而连大学问家孔子也无法判定孰是孰非,不仅如此,还遭到两小儿的奚落。 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思想的局限性,即使是大学问家,也不可能了解这个方面的天文知识,其实两小儿的说法都不正确。早上地球表面有云气,透过云气看太阳,就显得太阳大;中午云气散尽,就显得太阳小。夜里,太阳照到地面的热度消散了,因而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照到地面,因而感到热。其实,不管太阳是大还是小,人的感觉是冷还是热,都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但正是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辩斗,启发了人们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告诉人们要正确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也不能以偏概全。 文章在语言上也有其独到之处,主体部分采用对话的形式,在简单的言语中,作者善于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一句是“如车轮”,一句是“如盘盂”,从视觉的角度具体地说明了太阳的形状和大小。而“则其日中如探汤”则采用类比的写法,从触觉的角度,说明了太阳给人的感觉。此外,文章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三次运用反问句,这些反问,充满了自以为是的肯定和对大学问家


11 20

智慧的怀疑。这都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细细品味的地方。十三四岁,正是如梦如幻的年龄,处于这个阶段的中学生们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肯质疑,有主见。但又往往容易自以为是,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所以在要求弄清文章大致意思,积累了一定文言实词的同时,也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正确、客观地认识身边的人和事。 研读与赏析 1、文章艺术特点:本文较好的体现了《列子》一书的艺术特点,一是文辞简约,一是描摹生动。 本文共117个字,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展开情节,层次分明。同时,文章描摹生动,一方面,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描摹太阳的形状用了“如车轮”、“如盘盂”,既符合孩子的语言特色,又形象生动。另一方面,文章的语言锤炼到位,极富表现力:如“沧沧凉凉”一词,就把清凉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结尾一个“笑”字,更把两小孩当时的俏皮和嘲讽的形象刻画出来了,倍增讽刺效果。 2、孔子东游时,见两小儿辩斗,为什么主动去“问其故”?如何理解孔子问之后“不能决”并且受到两小儿的嘲笑这一内容? 孔子游学,本身就带有学习和传播儒学的目的,见两小儿辩斗而主动去“问其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连圣人也不能免。《列子》属于道家著作,而孔子是属于儒家学派,又以博学著名,因此《列子》里写这个故事,有意讥笑孔子的无知。 学法指导 1、反复朗读文章,熟读释疑。 2、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知识积累。要注重对文中“辩斗”、“盘盂”、“沧沧凉凉”、“探汤”等重点字词进行理解和积累。可以通过流利地朗读古文,来培养文言语感;可以复述故事,分析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分析能力。 3、对文中涉及的有关科学常识、历史典故等,可以自己搜集资料,课堂交


12 20

流;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这样可以开阔思路,提高文言文个性化阅读能力。 4、要学习古人探求自然,大胆质疑和务实的精神,注重品德的修养。 体验反思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应该明白知无止境的道理,不能因为片面的看法而对客观事物和人作出错误的评价。 拓展延伸 阅读《破缸救友》,完成以下练习。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 1)了:明白,懂得。 2)指:同“旨”,意思。 1、翻译句中带点词的意思: a、退为家人讲为: b、群儿戏于庭于: c、众皆弃去去: d、破之之: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篇短文赞扬了儿时的司马光的哪些优秀品质?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章。理解字词古今不同含义,如语气词“乎”“去”“汤”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13 20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知道孔子吗?请讲一讲。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要谦虚实在,不能不懂装懂。孔子又说过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也就是说,从这个人所作所为去判断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那么孔子是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呢?刚好,《列子》中有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两小儿讨论关于太阳的问题。 附注: 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2)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从陈国逃往蔡国后,也没得到蔡君的重用,常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感慨,一天发现弟子宰予中午还在睡大觉,气得说宰予是朽木不可雕,弟子们赶紧来安慰孔子,孔子说今后听其言而观其行,好自为之 二、温习旧知: 1、教师指出需掌握的重点文言词语 1)东游:名词做状语,向东;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以为,认为。 4)去:距离。 5)及:等到。 6)则:就。 7)此不为:是。


14 20

8)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9)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指天气很热。 10)决:裁决,判断。 11)孰为汝多知乎:孰,谁,哪个;为,通“谓”,以为,认为;汝,你;知,通“智”,智慧。 附注:通假字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曾子杀彘》)句中“女”就代表“汝”。 通假字的成因: 1)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2)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


15 20

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3)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附注: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之规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之规,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去表示,于是""就成了""的通假字。又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天姥》",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写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于是""就成了本字""通假字。这个办法一直保存了下来,以致20世纪的孙中山先生也按照这个办法写,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冈》"""就是""的通假字。 古人使用通假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原来的字,能够代表很多意义。后来为了减轻这个字的负担,便造了一个新字,可是,古书上还是旧字。在后来的人看来,那旧字便是通假字,新字是本字。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版"那个时候使用""""可以表示木板,也可以表示印版。后来为了减轻""的负担,专门造了一个""字表示印版,于是""成了""的通假字,""便是本字。 在多数的情况下,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因为通假字就是本字的同音字。可是,由于从古到今,读音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有的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不一致。例如"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


16 20

惑者也(《师说》",通假字""代替了本字""""dú,""du 复习通假字,千万不要离开课文去死记硬背,而要把它们放在句子当中去记忆,这样记忆才牢靠。下面列出常见通假字的表。根据通假字的读音,按照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不按照本字的读音顺序排列。 2、特殊文言现象: 1、通假字: 为,通“谓”,以为,认为。 知,通“智”,智慧 2、古今异义: 去:(古)距离;(今义):离开所在地到别处 汤:(古义):热水;(今义):煮东西的汁液 3、省略句: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去人)远,而日中时(去人)近也。 3、教师总结文言直译的方法。 总结:留——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掌握规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补——省略词句,定要补上。换——古语白话,注意转化。 调——遇上倒装,调整语序。 三、以读促思: 1、教师配乐诵读课文,请学生听完课文后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两个小孩争论有关太阳距离人远近的问题,相持不下请孔子作评判,孔子也不能决断。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较长句子的合理停顿。划出两个孩子的观点及其依据的句子。 反馈意思: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那么大,到了中午就像盘盂那么大,这不是远的事物小而近的事物大吗?他是从视觉来判断;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比较凉,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手放进热汤里一


17 20

样,这不是热的事物挨得近暖和一些而离得远凉些吗?他是从触觉角度判断。两小儿采用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判断,难免意见不一致。 两个孩子的观点和依据虽不同,但他们都是从感官经验出发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的感官往往会误导我们。比如将一根筷子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似乎筷子浸入水下的部分弯折了,这就是光的折射导致视觉的错觉。 3、实际上早晨中午太阳距离地球是一样的,大小也相同,为什么早晨较中午看起来大些,中午较早晨热些呢? 明确:早晨的太阳看起来大一些,中午的太阳小一些,实际上是一种视觉误差。因为,早晨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时,有山峰、树木等地面物体作对比,太阳就显得大一些;而中午的太阳高悬在空旷的天空,相形之下就显得小一些。实际上用仪器测一下,若不考虑地平线上大气折射的影响,早晚是一样的。至于地面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早晨,太阳斜射,同束阳光照射的面积大,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同时,因为斜射阳光通过大气层的厚度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再加上夜晚地面辐射散热,日出前后地面热量亏损到极大值,因此,早晨气温低,显得凉爽。而中午呢,一方面太阳高度最大,阳光直射或接近直射,热量集中,另一方面阳光通过大气的厚度小,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再加上地面热量盈余,气温已经升高,因此中午就热得多。实际上对于每秒30万千米的光速来说,早晨和中午日地距离的微小差别根本不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4、两个孩子的观点虽是错误的,但他们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么? 明确: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 5、孔子对两个孩子争论的态度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得出的启示。 明确:孔子"不能决也"。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对于文章结尾,孔子"不能决也",应让学生知道,许多自然现象对于我们


18 20

来说,是一些普通的科学常识,但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是难以解开的谜,所以孔子"不能决"是可以理解的。可见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教学时不要把两小儿笑话孔子作为主旨去理解。 四、吟咏诵读: 1、诵读训练:各小组自由诵读,请带上你们的情感态度,读出文章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也读出你们对这个小故事的体会理解。 2、先配乐齐读全文一遍,然后指导学生背诵两小儿对话部分。 前两句说的是两种相反的观点,都用肯定的语气读;后两句说的是根据,有为自己辩护兼驳斥对方的意思,都用反问的语气读。 “我以”“一儿以”“此不为”之后,须作停顿。 “大如车盖”重读,“则如盘盂”轻读——使有对比色调。 “沧沧凉凉”轻读,“如探汤”重读——同上。 自由练习诵读,能大体成诵即止。 3、各小组推选一个代表配视频诵读。若哪位选手遇到困难自己的组员可立即支援。 五、总结归纳: 一、积累文言知识: 古今意义、通假字、省略句、省略量词、反问句、重点实词、文言断句。 二、启示: 1、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尽的,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学习;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有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实事求是; 4、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致,因此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三、学习方法: 扫清字词障碍疏通文意归纳总结积累文言知识


19 20

以读促思探寻文本主旨熟读精思成诵反复品位 六、拓展阅读: 盲人识日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导读:要想了解某种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通过实践了解它。单凭道听途说,走马观花,只能是一知半解。 注释:[1]眇(miǎo):原指一目失明,这里指双目失明。[2]扪:摸。[3]揣:摸。[4]龠(yuè):古代竹制的管乐器,像笛,比笛短。


20 2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0611c1e01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3.html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