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谢晓清)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 谢晓清
【文本解读】:
短文紧扣“辩”字,以语言描写为手段,逐步展开故事情节。文章通过两小儿的对话,以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和感受到的现象,作为论据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两小儿一个从视觉角度去分析,太阳早晨大,中午小,所以太阳早晨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一个从人的冷暖触觉去分析,早晨凉,中午热,所以太阳早晨离人远,中午离人近。辩斗的过程中,两人都用了反问语气,这样符合孩童的争强好胜的特性,也照映了题目中的“辩日”。
最后连学识渊博的孔子也不能够判断谁对谁错?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问句强调了儿童的机智可爱。寥寥几笔,“辩日”的精彩过程清楚可见,栩栩如生。由此可见,只要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可能会有独特的发现;德高望重的孔子诚恳坦然说自己不能决也,诚实品质令人敬佩。两小儿辩日》是古文经典,既有两小儿对待问题时严谨认真、追求真理的学习精神,也有孔子实事求是、坦诚承认的治学态度。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有接触过《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等多篇文言文,对文言文学习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能做到对文言文的字字翻译和落实,要继续引导学生借助“结合注释、查找字典、联系上下文、成语迁移”等方法来了解文言文的文意。《两小儿辩日》的课文理解较为简单,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辩论的焦点,带领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研读、辩论中感受人物的精神以及这篇文章更深层的内涵。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辩斗”的主要能容,把握“两小儿”的“理”和“据”;(教学重点)
3.基于文本,把握寓意,学习两小儿为探索自然、善于思考和大胆质疑的精神,了解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难点) 4.由“辩”深入了解“智”的内涵。

【教学方法】多种朗读方式的运用——朗读、诵读、演读;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由“辩”生疑: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是否就某个问题和别人争辩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辩”,说一说课题的意思。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这“辩”,它的中间部分是什么?和他的意思有什么联系?用“辩”来组词。 3、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你还想指导什么?(争辩之因、谁输谁赢?) 二、初读古文,读准文言文
三、1、读准句读:挑战去句读竖排读

3、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标注生字读音,标出句子中的停顿处。 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四、译读古文,理清思路
1.学生默读读文,借助文中注释与工具书,对照预习单,逐句理解,不懂的字词句划出来。 2. 请大家用原文回答:
3. 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4.谁在辩斗?——两小儿 4.“辨”什么?(争论的焦点)
5.怎么“辩”?两小儿各自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们提出各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思考,整理写在预习单第四题的表格上)
四、厘清观点,据理辩斗。
1.揣摩、想象两小儿辩斗的语气和动作:引导学生读出两小儿的语气,体会辩论时的心情
2、同桌之间练习辩斗。注意不是读书,语气要符合辩论。
33、指名上台演示,指导学生加入神态和表情、动作,语气可以夸张一些。
4. 小组辩斗:左边前面的一小儿,右边读后面的一小儿,老师读旁白,看看哪组读得最好?准备好了吗?
5. 总结:辩斗不是吵架,我们从辩斗中可以看出两小儿的活泼烂漫,看到他们对生活的敏感和思考,也看到他们不人云亦云,而且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五、寻根问底,感悟道理。 1.“辨斗”的结果是什么?
2.孔子不能“决”也,你能“决”也吗?能否利用现代的科学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 3、拓展阅读:
《列子·汤问》
5.思考:“孔子不能决”的原因有哪些?应当如何看待“孔子不能决”? 六、总结升华——智的追寻
所谓智,是像孔子那样实事求是,言行一致;所谓聪明,所谓智者,就是像孔子和两小儿一样,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
车盖(大) ——盘盂(小) 视觉
沧沧凉凉(远)——探汤(近) 触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d6a6d9019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7e.html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谢晓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